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一群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也与中国人一起经历了疫情从暴发至有效控制的整个过程。他们是如何居家隔离、安定自己的?非常时期他们的中国生活的日常是怎样的?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下这群老外的中国记“疫”。以下是“新冠时期的中国生活”第4期。
南都讯 来自德国的说唱歌手Scor奥煕,自称是“一个生错了国家的人”。2012年,因为中国朋友的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留在了中国工作与生活。
疫情期间,他没有回德国,一直呆在深圳租住的小单间房里。在“不能社交、不能出去找朋友”的自我隔离时间里,他创作了《屋里山歌》,用说唱表达他“在屋里唱歌”的所思所想,诉说他在中国真实的疫情经历。
有朋自远方来
“远方总是比较吸引我。”奥煕从小喜欢体验文化差异,他高中毕业后去了巴黎。在巴黎的中国朋友带他吃水煮牛肉,“不开玩笑,我们每个人去到这家餐厅都会点水煮牛肉,差不多每周去一次。”回到德国后,奥煕念念不忘“水煮牛肉”,决定亲自来中国走一趟。
2012年,奥煕第一次来到中国,发现中国人很喜欢邀请新认识的人一起吃饭。“中国不是有句谚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吗?”奥熙说,在德国一般人不会邀请不熟悉的人一起吃饭。中国人的热情好客,让内向拘谨的他也逐渐变得开朗。
奥煕接受采访称,中国人的热情好客让内向拘谨的他逐渐变得开朗。
初来乍到的奥煕也遇到了文化冲击。比如被请客吃饭,是否留下剩饭的差异。奥煕出于尊重,按照德国文化的规矩将盘子里的食物吃得一干二净,却被误解为没有吃饱,“他们坚持又给我点了一盘饺子,结果吃撑了。”奥煕回想起来哭笑不得。
与朋友吃饭。
在家附近的五金店购物。
养鹌鹑蛋。
奥熙很享受这短暂的中国体验,回去后他想要来中国生活,于是开始学习中文。“中文语法没有德语难,但入门的门槛还是很高,我当初连汉字都不会写!”之后,奥煕申请了奖学金来到中国上海留学,又辗转来到深圳,并定居下来。
创作说唱歌曲《中华心》
奥煕10岁时迷上了说唱,13岁开始创作。因为有志同道合玩说唱的朋友,高中毕业时他已推出三张专辑,并且制作说唱教程传上网。刚来中国时,他改编了一首中国老歌《中国心》,把“中国”换成“中华”,创作成说唱歌曲《中华心》,一时火爆网络。“我不是中国人,但我爱这里的人和文化,”他说。
《中华心》 MV封面。
长期生活在中国,奥煕的朋友常常说他“很中国”。德国多元的成长背景,奥煕从小就有许多不同肤色、不同面孔的同学。他并不习惯用外貌来划分是否为“外国人”。不以貌取人,是奥煕希望在人际交往中看到的品格。“在性格和文化上,我已经变成半个中国人了”。
“大家不要只看人的外表,他们可能是跟你文化上很接近的人,这是我想传播的信息。”于是他采访了在深圳长大的荷兰人,向网友提问“你们怎么定义中国人”并将之制作成视频,“外国人告诉你在中国长大是什么体验”。令奥熙惊讶的是,90%的评论都认为,“只要你有一颗中国心,甚至不需要说中文,就是中国人”。
这带给了奥煕创作的灵感,《中华心》这首歌就这样诞生了。
德国银行装玻璃防飞沫
在中国疫情爆发时,奥熙留在了深圳。一方面,他忧心自己的未来,“疫情是否会影响自己在中国的长住,如果回到家乡又需要重新适应”。另一方面,他也担忧家乡亲朋的健康,“德国的文化,习惯拥抱、握手,大家普遍认为只有病人才戴口罩,也怕被误解为病人。”与此同时,奥熙也看到网络上关于国内外疫情的说法的局限和偏见。
“不能外出社交,不能找朋友。”困在小单间出租屋的烦闷让他经历了一段情绪低谷,两周的时间里都提不起精神做任何事,也常常失眠到早上八点。
为了缓解焦虑的状态,奥熙打起精神继续唱歌、做音乐、创作,状态也慢慢好转起来。有时他也录制说唱,提醒德国朋友要做好防护、戴口罩。
创作录音。
制作录音。
德国人从一开始认为“戴口罩没用”,到如今德国政府已推出“口罩强制令”。虽然在德国口罩已很难买到,但奥熙在德国的中国朋友在疫情初期屯了1000多个口罩。奥熙买了几百个给父母,解了燃眉之急。奥熙也从家人朋友处了解到,警察会在公共区域巡逻以确保没有民众聚集,人与人之间保持至少1.5米的距离,工作提倡在家办公,连银行都装上了防止飞沫的玻璃。
疫情期间有充裕的时间,他不仅完成了几年前搁置的作品《自尊心》,还发布了一首用德语创作的新单曲《屋里山歌》。
屋里山歌 Cover (final)。
《屋里山歌》MV。
《自尊心》MV封面。
“因为当时对于疫情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想让国外的朋友了解到真实的中国。”就像歌词中提到的歧视等问题,“如果只从新闻上了解一个国家可能是很片面的,绝大部分高素质的人都不会歧视他人。”奥熙认为真实生活往往和新闻有所不同,“所以可能需要我这样的人,传播外国文化,也给外国传播中国文化,这样才会消除更多的偏见。”
这首献给居家隔离的伙伴、勇敢的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人的新歌,很快成为B站上十分火爆的单曲。
奥熙也搬出了小单间的出租屋,换到跟中国朋友合租的大房子,骑车十分钟就可以到海边看海。
骑车看海。
文字:南都记者 李琳 实习生 罗佳 易晓茹
视频/摄影:南都记者 李琳 实习生 易晓茹
专题系列回顾:
第1期 美国小哥宅深圳拍潮汕话视频爆红,寄150个口罩给美国父母抗疫
第2期 老外广州开网红餐吧两月,疫情来了房东减租,老顾客鼓励他挺过去
第3期 疫情初回广州的澳洲人,钟南山给他支招,曾遇路人送口罩救急
编辑:黄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