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疫情下独居老人生日派:老友们车系气球排列门前,放音乐庆祝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人物
原创2020-04-25 14:51

口述LOGO.jpg

之163

  

口述者/作者:陈亮(旅美华人,目前居住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

口述时间:4月23日

 

自3月初,也就是春假前一个星期,我们就在家待着了。刚开始还很关心确诊数据,每天都在各大媒体、微信上频刷各种信息与报道。时间久了,对疫情的关注度也就慢慢降了下来,渐渐变得麻木。直到4月21日,得知科罗拉多、田纳西、俄勒冈、伊利诺伊、加州、华盛顿州等好几个州包括本人所在的密苏里州都在举行游行示威活动,要求终止居家令,重新开放的消息时,着实大吃一惊。

 

一次要求结束居家令的示威游行


 

数百名抗议者聚集在杰斐逊市(Jefferson City)的密苏里州议会大厦外,要求州长Mike Parson取消本州的“居家令”。抗议活动从4月21日下午一点开始。当抗议的大几百人一起聚集在议会大厦外时,只看到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戴了口罩,相隔两米的社交距离在示威现场基本是不存在的,还有不少人带着年幼的孩子一起参加了抗议游行。抗议者认为,“居家令”对经济和小型企业的伤害比新冠病毒更大。数百名抗议者在州议会大厦前聚集和呼喊口号后,一起游行至州长官邸外并高喊“open up, open up!”,还要求州长现身与他们交谈。

虽说我所在的城市圣路易斯地处美国中西部,疫情远没有纽约、洛杉矶那么惊心动魄,但截至4月24日,圣路易斯郡共有2518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超过100人死于新冠肺炎及其并发症。居全州之首,而且这还是在测试试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本以为随着居家令的实施,疫情会日渐平缓,拐点的出现也指日可待。前不久还听说本地有医院因为病人不够而关门,或与其他医院合并,并有医护人员停薪留职甚至被解雇的消息。但没想到半路会来这么一出。

昨天,一张来自科罗拉多丹佛的照片及以下文字,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数百名游行示威者手举标语旗帜,无视社交距离规定,聚集在州议会大厦的前面抗议。站在他们面前阻拦的不是警察,而是两名身穿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可怜的美国医护工作者们,在防护设施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冒着危险履行天职还不够,还要分身阻止前来游行示威的无知民众。面对大部分都没戴口罩的示威群众,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了。

幸运的是,4月21日发生在密苏里州圣路易郡的的民众抗议,4月22日,圣路易斯郡郡长Dr. Sam Page明确表态,目前不能取消居家令。

郡长表示他已经和郡里超过65位地方行政区的市长、商业代表及卫生单位、医疗单位专家商议,目前圣路易郡仍然需要继续执行居家令,但是某些地方,如公园等可能循序开放,例如可能先行开放步道让民众使用。

微信图片_20200424161603.jpg

示威者要求结束“居家令”。陈亮供图

 

一张4万多元的机票

一次50多小时的飞行




受这次疫情影响较大的,还有广大留学生们。春假前,本地很多学校还处于观望阶段,并打算春假后继续上课。春假期间,学生宿舍关闭。往常大家都会四处旅行,但今年出行有风险,因此留学生们要自己想办法找地方住。受朋友之托,我家就接收了一个在本地高中留学的学生。本来只打算住一周,但随着疫情发展,学校也一再改口。先是延期开学,再后来干脆一封邮件要求学生于几日内回宿舍取出个人用品回国。

一边是美国疫情爆发,一边是中国开始控制入境人数,导致航班骤减,在这个节骨眼上一票难求。在我家住宿的学生家长也查过,一张中转好几次机的单程机票,就要8万人民币。回国无门,这名留学生也就在我家住了下来。

为了让他及他的家人安心,我明确表示他想住多久都可以,不要有压力。可能是各种媒体对美国疫情的深入报道,这名学生的父母最终还是没能扛住压力,花了4万多元人民币买到了一张4月19日从纽约到埃塞俄比亚再到上海的单程机票。绕着地球飞了大半圈,历时50多个小时,终于平安抵达上海。据说,那班飞机上几乎都是中国留学生,个个全副“武装”,他也不例外,穿着防护服,热得要命,但不敢脱下来。

圣路易斯市郊区街道,车辆不多,行人稀少。近来天气好,遛娃、遛狗的人不少,大家自觉保持两米距离,路上很少见到有戴口罩。1.jpg

圣路易斯市郊区街道,车辆不多,行人稀少。近来天气好,遛娃、遛狗的人不少,大家自觉保持两米距离,路上很少见到有戴口罩。陈亮供图


一场温暖别致的生日会



在疫情当中,邻里、朋友之间的互相关照也显示了大部分人友善无私、温情脉脉的一面。

美国口罩短缺,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自己买口罩、做口罩送给医护人员、邻居、邮递员、警察等。我自己的不多,也送了10个给以前的邻居。这是一对七八十岁的老夫妻,几个孩子除了不在身边,还有一个儿子生活不能自理。那天她正在院子里打理心爱的花草,我把口罩放在距离她不远处,她很开心地朝我挥挥手,第二天还专门打电话告诉我,她正戴着口罩看医生。过了几天还打来电话说她院子里的花开了,让我别忘了采一些回去。

我婆婆的朋友过生日,她丈夫过世多年,一个人过很孤单。为了让她开心,我公公婆婆和一大帮老年朋友们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日聚会。大家将自己的车系上各色气球,贴上祝福的话语,同间距停在她家门前的街道边,放上音乐,各自站在自己车边聊天、吃东西,简单而又美好,我想那位朋友的心一定会暖暖的吧。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在疫情期间在美国很多小区内流行起来的一项活动:寻找泰迪熊。这游戏的灵感来自一本名叫《 我们要去寻找泰迪熊》的儿童故事书,由英国作家Michael Rosen 所著。疫情下,需要保持“社交距离”,孩子们很难像以前一样一起玩。于是,很多人将泰迪熊(或是其他公仔)放在窗边或阳台上,让路过的小孩在散步时能够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惊喜。虽说泰迪熊不会动也不会说话,但看到他们可爱的模样,连大人也会会心一笑。

平凡生活中的小温暖,真实而美好。

VCG111279005528.jpg

阳台上,出现了一只可爱的泰迪熊。疫情期间,好多国家都玩起了寻找泰迪熊的游戏。CFP供图

口述海报.jpg



编辑:黄琼红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