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南都讯 记者 卢亮通讯员 谢杰威 深圳企业复工复产如何“减负”?借助第29个全国税收宣传月的契机,日前深圳市福田区税务局联合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会开展“税收政策线上直播培训”,聚焦2020年疫情防控税收优惠以及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政策,帮助深圳上市企业和中小企业用足用准政策,推动税收优惠落实落地。
面对深企复工复产的财务痛点,深圳福田区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局讲师陈殷围绕优惠主体、优惠条件、优惠税种等方面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新购置设备一次性扣除、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公益捐赠全额扣除、疫情防治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税等政策进行解读。
那么,疫情期间深圳企业有哪些税收可以合理减免?陈殷解读财政部、税务总局的政策公告文件表示,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县及以上政府及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用于应对新冠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
陈殷还解读提醒,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等,或者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无偿捐赠用于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培训会上,福田区税务局的专家还梳理了深圳企业日常运营中经常涉及的债务重组、股权收购、分立及合并等重组事项,对并购重组业务中涉及的其他税种衔接和注意事项也进行了深入剖析,让纳税人更好地实现税收遵从。
“企业了解好各项税收政策,对实际税务工作具有很好意义。”站在业内视角,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青也提醒深圳的中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目前一些深圳企业现金流不足,勉强在支撑企业运行,应该善于合理借力税收优惠政策,用税收优惠的“真金白银”为复工复产减负。
编辑:向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