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都记者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了解到,4月中国汽车保值率分析数据正式公布。上月,排放标准成为调节供需的直接手段,线上车源渠道更加多元化,相比起自主品牌保值率显著上升,合资品牌却陷入上下夹击中,保值率出现小幅下降。补贴新政促使新能源汽车改善定价,30万元的新能源车补贴新政,成为部分车企定价天花板,进一步体现在保值率中。
政策叠加影响直接调节市场供需
日前,在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的一则通知中,再次将国六标准的实施时间延后,由2020年7月1日前调整为2021年1月1日前。“国六”政策调节供给端,延期实施将为企业减轻库存负担;而对于“国三”排放标准的升级则调节了需求端,将助力全国淘汰老旧机动车,带动置换消费。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续至2022年底,并平缓2020-2022年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加快补贴资金清算速度。无论是免征购置税延长2年,还是补贴新政的出台,都进一步为行业指明方向,并对接下来的二手车市定价产生深远影响。补贴新政中,30万元的限价更与保值率息息相关。
二手车价普遍上涨,SUV、MPV超过家轿
精真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崔璨指出,车源量不足加上疫情期间对用车刚需的刺激,促使“后疫情”时期二手车价格上升。由于二手车零售价格较高,也带动了车商复工收车的热情。各级别中,SUV保值率回升最为明显,MPV保值率逐渐超过轿车。以GL8为代表的高端MPV在B端客户中的价格持续坚挺。小型MPV(如五菱)的实用性也超过轿车,在“汽车下乡”的背景下,更得以维持较高的保值率。市场整体保值率提升,供需趋于平衡。
而细分车型中,紧凑型轿车价格有所下降,印证了二手车用户的需求多样化。SUV保值率上升显著,MPV价格逐渐走高,近期甚至比轿车更加受宠。
自主品牌带动整体保值率上扬
上月合资品牌保值率普遍出现下滑趋势。崔璨介绍,从宏观来看,合资品牌处于“夹心层”,面对自主品牌的上攻和豪华品牌的下探,“夹心层”在定价方面显得左右为难,其用户的经济损失也相对更大。值得一提的是,各合资品牌中,起亚保值率明显回升,这是由于产品、定价、渠道全面革新,带来了品牌复苏。合资品牌面临的压力,从斯柯达的官降和东风雷诺退出乘用车市场,也可以得到印证。
可以说,市场整体车型保值率上扬,主要应该归功于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中,又以SUV的保值率上涨贡献最明显。保值率前十名中,半数都是SUV。至于排名方面,则发生显著变化,像东风风光、奔腾均进入Top10。
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促使厂商改变定价
新能源汽车领域,由于补贴已经经历过退坡,金额本身并不高,对于豪华车不起作用。因此,30万的限价对于真正的豪华品牌影响不大。售价在30万元以上的产品,仍需继续减少成本,毕竟延长补贴两年的时间并不宽裕。相比起其它厂商,特斯拉国产model 3 和小鹏P7等热门新车迅速作出反应。新上市的小鹏P7将售价控制在30万内(四驱车型除外),国产Model 3也宣布降价,这种价格下探对于抢占市场作用明显。
在二手车残值上,插电混动技术已逐渐普及,二手车价格逐渐向燃油车靠拢。新款纯电动汽车的续航已经能满足城市日常需求,补贴新政中强调的“技术指标稳定”,也正是满足保值率逐步稳定的重要基础。近期,尽管特斯拉频繁调价,但以高保值率稳居前列。而宝马PHEV车型,对于限购城市的消费者仍然是主流的选择。豪华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抗衰老”能力强,品牌价值也造就了较高保值率。
链接:疫情期间广州二手车市场商户退租率不足1%
南都记者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了解到,截止到4月中旬,86.8%的二手车交易市场、80.2%的驻场商家以及78.2%的场外二手车经销商经营业务,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八成以上。约有63.7%的交易市场为驻场商户减免了租金,62.6%提供市场配套服务项目的优惠,33%的交易市场减免了物业费,为二手车经营企业复工后降低了经营成本,减轻了资金压力。广州几个主要二手车交易市场中,退租现象也比较少。广骏二手车城总经理唐暖康告诉记者,他们在3月份为商户免了半个月租金,而场内近300个商户中,只有不到1%因为实在经营不下去而退租。同样位于广州大道南商圈的宝利捷旧车交易市场,也只是出现了个位数的退租现象。
随着疫情防控级别逐渐降低,二手车有形市场逐步开放,交易量得到陆续恢复。但线上车源的流向有更多变化,大型电商平台面临自身发展瓶颈车源量恢复不佳,规模越小的平台越快复原。此时,个体车商的复工进度最快,但车源通常发布于“朋友圈”,也包括短视频等私人流量渠道。南都记者注意到,华南地区一些大型二手车经销商,也采取了通过短视频包装金牌销售员在朋友圈广泛传播的新型推广模式。千里发名车汇一名评估师指出,这种销售手法在疫情期间还是有效的,不仅对成交量会带来帮助,至少关注度有了进一步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梁罗喆
(本文表格数据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联合精真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编辑:钟键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