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校区迎来首批返校生,湖北学生将暂住“驿站”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05-11 20:41

800x533_5eb9360007d67.jpg



800x533_5eb9360041540.jpg



南都讯 记者朱倩 哈工大(深圳)校区今日迎来首批返校学生,学校各出入口全副武装,测温门、指引牌、人脸识别系统齐上阵。进入校门前,要接受消毒、证件核查等环节,返校通知、个人证件一个也不能少。教室、实验室、食堂的桌面皆设置“二维码”,使用前需扫码登记,实现师生行动轨迹可循。

疫情撞上“最难就业季”,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表示,“保证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100%就业,对于坚持考研‘二战’的学生,也会做好考研指导工作。”


以毕业生为主体的第一批学生返校

按照广东省、深圳市教育部门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学生将分期、分批、错峰返校。5月11-14日,以毕业生为主体的第一批学生返校,共计850余名学生。

从5月25日开始,开展科研项目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第二批学生返校。需要集中开展课堂教学的学生,计划安排在第三、第四批返校,具体时间尚未确定。

第一批返校学生分4天返校,前两批返校学生中的湖北地区学生集中在5月13、14日返校,返校后校方安排学生在“健康驿站”暂住,并进行核酸检测,确认身体状况正常后方可回到自己的宿舍居住。


食堂新设置了“外带驿站”

南都记者今日在现场看到,宿舍楼前,一列列蓝色的“脚印”格外醒目,时刻提醒同学们有序排队,保持安全距离。宿舍入口处都安装了人脸识别及红外体温筛检仪,可保证同学们刷脸、测温、消毒、身份核验“快速通关”。进入宿舍楼内,每部电梯乘坐人数都不能超过限载人数的1/2,每部电梯都分别设置了可停留的楼层。每栋宿舍楼都有单向的出入口,进出宿舍要更有“方向感”。

食堂新设置了“外带驿站”,方便同学们打包,避免食堂人流过于集中;“排队等候,请保持距离。”食堂处处设置了“小脚印”,让同学们保持安全距离;间隔进餐的标识已贴到了每个座位上。

学校各处已贴满了防疫小标识,提醒大家将防疫落在细节之中。上万张“二维码”已张贴到学校各个角落,包括教室、实验室、食堂桌面等。上课前、做实验前、食堂就餐时,扫码登记个人信息,实现人员“轨迹可循”。

在物资储备方面,学校为学生返校准备了口罩、消毒液、洗手液、测温枪等充足的防疫物资,能满足全体学生返校后一个半月的使用量。在回校后安排方面,第一批回来的学生以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毕业生为主,都配有导师,导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日程安排,做到精准安排、精确掌握,统一调配。


就业指导“一人一策”

疫情撞上“最难就业季”,今年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告诉南都记者,学校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就业指导“一人一策”“不落一人”,全力推动首届本科生实现高质量就业。2020年哈工大(深圳)本科毕业生共356人,出国和读研占了比较大的比例,目前出国、保研、签约的毕业生约占六成,随着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陆续开展,以及春招学生的签约,毕业生就业率将再进一步提高。

“我们的目标是,只要是有就业意愿的,就要保证100%就业。对于坚持考研“二战”的学生,我们也会做好考研指导工作。”迄今为止,哈工大(深圳)已累计培养了近1.3万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留深率达50%。2019年,该校硕博毕业生共计864人,160多人签约华为,签约世界500强企业的同学占到就业人数的45%左右。

甄良表示,预计6月份疫情会有所缓解,学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为两年学制和两年半学制,6月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以两年制为主,共计200多名,加上356名本科生,总体人数不多。所以,在保障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学校将经竭尽所能把毕业典礼办好,希望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拥有这份特别的回忆。

编辑:柴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