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推动灵活就业和柔性管理,“居家办公”将更普及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原创
原创2020-05-14 10:45

今年开启了“与病毒为伍”的复工复产模式,这将如何影响企业管理和个人就业?5月13日在2020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夏季)上,多位嘉宾在线分享观点时表示,后疫情时代呼唤柔性的企业组织,因为这种组织更具“免疫能力”,且符合发展趋势,因此居家办公、灵活就业模式将更加普及。

当下复工复产应接受“与病毒为伍”的现实

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表示,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巨大,需求锐减、生产中断、复工复产迟缓,超过一亿国人就业受到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较2月6.2%的失业率回落0.3个百分点。姚洋指出,实际还有更多农民工有待纳入统计范畴。

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测算,受疫情影响,我国有400万新增失业者,2600万因疫情退出劳动力市场者,以及7500万休假不上班者,其中一部分人的工资下降。

姚洋认为,短期内恢复就业是很困难的,这主要是由于大量中小服务型企业倒闭情况严重,而在需求得到恢复之前,新的企业又很难出现。他指出,五一假期、相关补贴刺激下的消费反弹能否持续,也尚未知。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观念:在疫苗出现之前,疫情不太可能完全消失,我们只能与病毒为伍。”姚洋提醒,如果政府和社会对疫情过度反应,无法适应这种新情况,复工复产就很难进行。

他也认为,此次疫情先在中国暴发,也先在中国结束,“中国有望占得先机”。

数字化、标准化办公无法阻挡

疫情推动了数字化、标准化办公,据智联招聘统计,疫情期间有四分之三的民营企业发布远程办公岗位,较国企更适应远程办公模式。

智联招聘CEO郭盛在回答南都提问时则表示,与海外发达国家的企业更系统化、流程化的管理相比,中国企业在“做事”之外,还有人情网络,“所以中国企业采用居家办公比海外更难”。

不过他认为,数字化、标准化办公是无法阻挡的趋势。这次疫情检验出最佳雇主的特征,比如“团队共苦”、学习型组织,以及用好组织外人才等,其最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更具柔性。

远程办公、视频面试、弹性考核等组织管理优势,在这次疫情中充分展现出来。郭盛认为,远程办公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轻松,这需要员工分散在各地、在远离管理者的情况下,依靠共同的价值观来实现组织很好的运转,柔性管理、共同价值观,“远比纸面上的规矩重要”。

浪潮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刘伟华表示,过去国企对远程办公较为抗拒,但是疫情促使更多国企开始考虑接受这种办公模式。“现在也有了各种办公软件,从工具到认识都有了很好的转变,相信远程办公模式在疫情结束后也不会消失,大家会更加习惯。”他说。

姚洋对居家办公、灵活就业这些就业方式也表示肯定。他认为,灵活就业可以帮助员工兼顾家庭,如照看孩子,尤其有助于女性就业。同时,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远程网罗全国各地乃至国际上的人才。

南都记者胡明山 发自北京

编辑:江英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