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得了糖尿病只要控制好血糖就行?
以为得了高血压只要控制好血压就行?
虽然是高度近视只要配上眼镜看清楚就行?
你是否知道这些都是疾病都是眼底病变的高危因素?
如果你忽略了每年对眼底的体检,小心严重的眼底疾病找上你,严重甚至致盲!
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张良教授表示,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白内障不再是致盲首位病因,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糖尿病黄斑水肿、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血管病变等已成为我国患者主要致盲原因。张良强调,这些致盲性眼病危害虽大,但可防可治,关键是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否则一旦到了晚期则回天乏力。
南都记者 林宏贤 摄 李拉
这几类高发人群尤其要注意眼底病变
“很多人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只会关注疾病本身,比如血压、血糖是否控制得好,却不知道高血压、糖尿病还会导致眼底病变。”据张良介绍,糖尿病是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多系统疾病,易导致视网膜组织代谢紊乱,致使视网膜血管功能及结构异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在眼部主要并发症,是我国四大致盲眼病之一。而近年来发病率及致盲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据统计有10年糖尿病史者,7%有视网膜病变,15年者,约25%,20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其发生率为60%,注射胰岛素者则高达84%。 “高血压等引起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也是大家要重视的。”张良教授指出,这是第二大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740万患者,占所有眼部疾病患者的28%。黄斑水肿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并发症之一,而长期的黄斑水肿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同样,高度近视也容易引起眼底血管病变,不要以为配个眼镜看得清楚就行,关注眼底健康十分重要,部分高度近视的人眼底会出现新生血管出血。“过去人认为得了黄斑变性就等于得了眼癌,不可救药”, 张良教授表示,黄斑变性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在百分之十的黄斑变性病人中,负责供应营养给视网膜的微血管不健全会出现渗漏,甚至形成疤痕,引起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过密的疤痕引致中心视力显著下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变盲。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该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一般人对黄斑变性的认识与关注却不够。
治疗:早期治疗效果好 晚期治疗不可逆
“以前黄斑病性治疗没有什么好办法,一直以来除了使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药和维生素外,没有什么特效治疗药物。”张良表示近年来,随着抗VEGF药物的出现,患者有了新的希望,随着药物的降价以及进入医保,更多的老百姓开始获益。据介绍,老年黄斑变性的关键因素就是眼睛会产生VEGF,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这个东西在眼睛过多,眼底就会长新生血管,最后变成疤痕。而抗VEGF治疗作用就像收割机割韭菜一样,长出来就割掉,过一段时间再长出来就要再打这个针,如果能用一种除草剂让它不长这个东西最好,但现在还没研发出这种药物。所以抗VEGF治疗需要持续不断地打针,但现在也有了很大改进,比方说原来是每个月打一针的,现在也有三个月或半年打一针,仍在不断探索。张良表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引起的视力损害是不可逆的,叫做不可逆盲,但早期使用抗VEGF药物进行治疗,可将病变稳定在早期阶段,而到了晚期则回天乏力,“所以针对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新华社发(蔡兴文 摄)
据了解,目前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城市已经同步实行门诊统筹惠民政策;在广州,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也已经被纳入门诊特殊病种目录,患者可以直接门诊报销。“但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糖尿病黄斑水肿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疾病尚未被列为门诊特病报销病种,导致患者在门诊治疗经济压力巨大。”张良教授强调,“目前这三类眼底疾病的治疗,都可以通过门诊诊疗完成。如果因为医保去住院,对于宝贵的医疗资源而言,也是一种浪费。”
预防:高危人群每年眼底体检不可少
“老年黄斑变性是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50岁以后每年去做一次眼底检查。而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每年也应检查眼睛。”张良教授提出,如果是得了2型糖尿病,每年都要去医院检查有没有发生眼底病变,如果发生了病变,要根据医生的医嘱,两个月或三个月来医院复查。如果是小孩子得了I型糖尿病,到了12岁以后再去医院检查眼底病变的情况。特别要注意的是怀孕会加速眼底病变的发展,如果糖尿病人想要备孕,孕前及孕后都要去看看眼科医生。还有一类人是孕前没有糖尿病,但孕后有糖尿病,这叫妊娠期糖尿病,这类人没有太大问题,不需要去做眼底病检查,生完小孩后血糖会恢复正常。但如果生完小孩后血糖还无法恢复正常,变成了真的糖尿病,就需要每年去检查一次眼睛。
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近视眼人群中如果是高度近视的人,比较容易出现眼底出血,看不清东西,一定要把握早期治疗,等到病变变成疤痕的话治疗难度会很大。而静脉阻塞主要发生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些人群,患有这些基础病的人,只要觉得看不清东西或是眼睛有问题都要尽快去看,如果失去最佳治疗机会,视力丧失不可逆,甚至发生其他的并发症。”张良教授说。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吴海茵
通讯员:郝黎
编辑:曾文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