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挑战饰演方舱医院领队:极其风趣,极高智商,极强内心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娱乐
原创2020-05-21 17:14

南都讯  记者蔡丽怡  林耀华  实习生林东苗  发自上海  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正在北京、上海、无锡等地热拍中,受到千百万医护人员的“逆行精神”感召,这部抗疫剧集结了众多国内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领域的优秀编剧、导演和一线演员。以《小欢喜》《小别离》等现实主义佳作打动观众心的著名导演汪俊,携手演员靳东、孙佳雨、毛晓慧等,投入了《在一起》之“方舱”单元的拍摄,南都记者日前在上海探班该剧拍摄现场。

惯演精英人物的靳东,曾在《外科风云》《到爱的距离》等医疗剧中出演外科主任、院长等“高精尖”人物,这一回《在一起》中,他能否打破角色形象标签,带来“最美逆行者”中不一样的方舱领队?

微信图片_20200521114352_副本.jpg

栩栩如生还原“生命之舱”,展现方舱里的35个日日夜夜

微信图片_20200521114406_副本.jpg

搭建在上海嘉定体育中心的“方舱医院”曝光。

作为一部全景式展现抗疫过程的剧集,方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探班当日,搭建在上海嘉定体育中心的“方舱医院”,从一排排的床铺、桌椅,到隔板上的党旗、漫画、暖心小金句,还有工作站、跳舞区、瑜珈区、阅读区,每一处细节都还原得细致,栩栩如生呈现了一个充满中国特色的“生命之舱”和“移动的诺亚方舟”。在这里,靳东饰演的胡庆生院长,将带队整建制支援武汉方舱医院,他带领年轻的医护人员,与患者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导演汪俊向南都记者透露,编剧六六此前亲临一线,采访了武汉大大小小的方舱医院,将各种报道过、没报道过的人物和故事都放到剧中这一方舱,“集中地来表现方舱的这三十五个日日夜夜”。

微信图片_20200521114400_副本.jpg

汪俊形容靳东在这部戏中的表演难度,犹如“带着镣铐跳舞”:“他穿这身防护服直不起身来,因为他个高,特大号他也穿不了,要在原来的防护服底下再接一截。我让他挺起胸来,但他连转个头都是连肩一块儿转,脖子动不了,表现力上受很大影响,拍完后都一身汗。我只能尽量让他在形体上多表现,多给特写,反复把护目镜摘下来擦干净,让观众能够看得清那双眼睛,让他的眼睛里能透出东西来。真实情况下,医护人员是没办法擦雾气的,医生直接闭着眼睛都能给病人抽血,还能扎得很准。”

靳东坦承,自已接下这个表演,也经历了不短的适应期,最初被导演提醒有点“像驼背或佝偻着,像个老人”,但经历磨合,他发现:“能给到什么镜头,能不能看到我的眼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把这个人物演得更立体更鲜活,才能不辜负真实疫情中,一个又一个的领队,一个又一个的院长,他们的奉献和付出。” 

不一样的精英人设,他有强势,也有睿智和幽默

剧中的胡庆生院长,现实中有人物原型,靳东在开拍前与原型人物、武汉瑞金医院的胡院长亲自见面,深聊了一个下午。“真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去描绘我跟他这一整个下午的见面。”靳东感叹道。

“他反复跟我强调,刚开始报名去武汉抗疫,他主动请缨,他以为他很勇敢,后来才发现一个四千多人的医院,全员报名,而实际能去的只有一百多人。他很幽默,是一个极其风趣的人,他不仅仅拥有极高的智商,还有着极强的内心。”

“他带给我一个强烈的感受,他不去扩大悲壮,而是用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去带领队伍。当我问他,你回到自己的房间时会不会长嘘短叹,他大声的说:每天都大叹!我问他,你在这过程中有挣扎过吗?他说:我发现我的书架上有一张我和我太太孩子的照片,我少有地坐在办公室想了四十多分钟,擦了擦照片往里一扔就走了。”靳东说自已难以形容听到这些细节时的感受,他争取把这些感受放到他饰演的这个人物里,“这个戏很短,它越短越让我更加珍惜每一场戏、每一个镜头,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去刻画一个像他那样真实的人物。”

问及过往角色总有“精英人设”的痕迹,靳东说希望这次的表演不带痕迹,更有烟火气和人味儿:“胡院长是这个行业里特别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个高精尖的医生和领队,但我个人感觉他俯下身来,给患者做了很多心理辅导的工作。他有他的强势,也有睿智和幽默。我们不想把他的伟大和付出神化。这部剧更像纪实文学,全部来源于真实,不像普通剧那么戏剧性,我想我也没有什么表演的痕迹,就是以剧的方式,身体力行地把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力所能及地把它记录下来。”

编辑:刘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