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将成为广州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最有潜力培育成为未来新兴支柱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是推动广州经济升级的必然选择。
城市力量需要寻找新的引擎,科技创新为主的黄埔港,正是广州未来经济转型的方向所在。
千亿鱼珠,双核驱动“快车道”
从北上广的城市发展史来看,无论是地位还是高位,置业跟着规划走,绝对是没错的。政府的规划和投资商的涌入,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
尤其在近两年,个别板块因配套未兑现,频频遭遇“翻车”,投资置业更需练就“火眼金睛”。
2020年,一则重磅消息刷频朋友圈。在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的2020年工作安排中,首次提出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
目前,广东省已经通过了《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琶洲片区、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金融城和鱼珠片区共同建设广州国家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试验区。放眼全国,数字经济之争愈发升温,而广州此举,被可视为广州抢抓数字经济机遇的再“加码”。
阿里、腾讯、百度、网易、京东、小米、比亚迪等众多明星企业追捧下,试验区前期启动项目涉及243个,总投资达到5835.9亿元。
其中,最亮眼的片区就是委以重任的鱼珠片区,按照规划,打造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作为广州第二CBD的核心启动区,如今又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黄马褂”加身,千亿鱼珠双核驱动,高能来袭!
筑巢引凤,湾区辐射枢纽
加速蝶变的鱼珠片区,为广州攒下了哪些“家底”?
回顾2017年,广州全面启动第二CBD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国际金融城-黄埔临港经济区为核心,横跨天河和黄埔两大GDP强区,规模相当于10个珠江新城。这,成为广州城市建设史上又一浓墨重彩的布局。
之后,伴随广深科创走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蓝图相继面世,黄埔临港经济区再度升级为新时代的全球创新港城、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服务创新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新贸易创新中心、传承海丝文化的绿色人文城区,后发之势不可阻挡。
黄埔临港经济区拥有重要的核心资源——黄埔港,也就是现在的鱼珠,不同于传统金融带动,也不同于先卖地后建配套,而是以精尖端产业与科技带动,先筑巢再引凤,跻身湾区辐射枢纽。
如今的鱼珠,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未来每800米就有一个轨道站点。1条市域高速地铁28号线,5条地铁以及2条有轨电车,未来将无缝连接广州11区以及广佛莞地区。此外,鱼珠还规划一条过江隧道——琶洲-鱼珠隧道,通行速度提升4倍,将为琶洲居住外溢打开通路。
如今的鱼珠,产业巨头频频青睐,超60多个项目动工投产,总营收预计超3000亿。除了宝能重磅布局“四中心一基金”,入主临港CBD打造超高地标外,还有中国黄金集团粤港澳大湾区总部、黄埔国际邮轮城、 鱼珠海丝创新中心,以及省级媒体产业总部、南方智媒大厦、广州日报集团新媒体文化中心等等纷纷进驻,见证双核驱动的高规格、大手笔。
稀缺决定价值,上演鱼珠传奇
鱼珠片区的华丽转身,恰如十几年前的珠江新城。所不同的是,鱼珠仅用了三年,已然走上正轨。
一则数据,或可证明,鱼珠在投资界如何受宠。克而瑞数据显示,广州1-4月的商业销冠就是保利鱼珠港,成交金额超过13亿。
大浪淘沙的房地产市场下,投资界的大亨都想在CBD价值爆发前夕,分一杯羹。不管是上海的浦东,广州的珠江新城,还是深圳现在的前海,历史都告诉我们,紧跟政府规划+想象力,你就能掌握最好的投资机会。
然而,被商业包围的鱼珠CBD,住宅供应却十分稀缺。鱼珠以东至石化南路沿江带,一律布局为商业商务用地;同时,这里又有着其他区无法比拟的临江空间,大幅增加了公园绿地。
2020年,五矿招商·鹭山府的高调亮相,注定成为一段鱼珠传奇。这是时隔3年,鱼珠片区迎来的唯一新增宅地,距离地铁5号线/13号线鱼珠站仅约900米。
项目北靠约2万㎡鸟类自然保护区,高层南眺鱼珠港;既保留生活原本的自然宁静,又可便捷享受城市繁华。在产品上,开发商更是熟知市中心换房成本高企,打造了尺度舒适、一步到位的住宅。
不同于新城规划,千方百计引人流,配套动辄“夭折”,鹭山府依托茅岗村等旧改项目,及周边美林天地、宜家、山姆会员店等成熟配套,入住即可尽享市政红利。
科技浪潮,改写城市格局;广州“鸣枪”,续写湾区赛道。投资置业,机遇千金难买;错过,或许又是十年。
文/王艳玲
*推广
编辑:李美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