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建议加快长期护理保险立法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经济
原创2020-05-21 20:37

作为保险业的两会代表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周燕芳已围绕与保险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提出多个建议。

南都记者采访获悉,周燕芳围绕保险助力养老保障、脱贫攻坚、上海自贸区及科创中心建设等领域,提出了加快长期护理保险立法、推广防贫保险机制等建议。

与此同时,周燕芳还表示,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她还准备提交关于建立巨灾保险和传染病保险机制的建议。

周.jpeg


1

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立法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对长期护理的需求极大。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立法,可发挥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周燕芳表示,作为一项新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在各地试点的筹资方式、运作模式、相关标准都各有差异,为未来的制度统一带来一定的障碍,建议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立法。截至2019年12月,我国4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重庆已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23个省和5个自治区中,已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为16个,占比57%。

周燕芳表示,目前各地的长期护理保险参保筹资、待遇享受、标准体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可分为试点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深化阶段。试点初级阶段的地区主要保障职工医保参保人,且保障有限,政策影响相对薄弱。试点中级阶段的地区已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保障扩大,撬动护理服务产业发展。试点深入阶段的地区已覆盖全人群,而且引入失能预防,保障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

周燕芳表示,虽然长护险试点已有一定效果,但还是呈现出一些问题。其中包括部分地区筹资个体责任未体现,为制度深化带来风险;部分城市推进慢,一城一策,长护保障制度带来新的社会不公平;标准体系未统一,亟需加大力度尽快完善;专业人员缺口大,亲情护理带来新的监管难题等四大问题。

2

七大方面提出建议

长护险立法有迫切性、必要性。

周燕芳建议,建立一套内容完整、结构合理、要素齐全、衔接配套、和谐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法规体系,将筹资方式、运作模式以及相关的标准建立等制度化,为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值得关注的是,周燕芳从筹资、评估、支付、服务、经办、专业队伍、征信等方面提出了七大建议。

周燕芳表示,在筹资方面,建议通过立法明确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模式,强调个人缴费职责,对于有医保个人账户的参保人员可个账扣款。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初期可部分来源于医保统筹基金,但单独管理,专款专用,管理机制参照现行社会保险基金有关管理制度执行。

与此同时,在评估方面,周燕芳建议加快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标准、长期护理需求认定和等级评定标准体系,确定后直接入法;要求统筹地区建立评估人员的准入资质要求,确定监督管理部门,严格把控长期护理保险待遇享受入口端。

而在支付方面,周燕芳则建议通过立法明确长期护理保险的支付范围,避免长期护理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权责界定不清,影响老百姓的认知,造成基金浪费;强调个体的待遇自负责任,对于特殊人群,通过其他的社会福利补助;统筹地区明确支付稽核巡查的主管部门,定期做好基金运行分析,建立举报投诉、信息披露、内部控制、欺诈防范等风险管理制度。

此外,在征信方面,周燕芳则建议全国建立涉老服务人员相关的机构和个人征信体系,包括照护机构/人员和评估机构/人员,对于诚信未达标的照护人员,不允许服务长期护理保险,提高社会保险定点机构的社会公信力。

南都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


南都:周代表,你为今年两会带来了哪些建议?

周燕芳:我每年提的建议,都与保险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我持续关注民生保障领域,其中包括如何发挥商业保险在构筑健康养老保障体系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个就是,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当中,保险业如何助力国家战略的落地,如何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其中包括上海本地的重要战略举措,也包括助力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化。

今年准备提交的建议,一个是养老方面,关于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立法,以及科学制定机构养老的范畴,推动我国机构养老发展的政策建议。另一个是,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年,从精准脱贫到精准扶贫,到未来的精准防贫,提出关于推广防贫保险的机制,来助力国家的长效扶贫的建议。

另外,围绕上海的科创中心建设以及自贸区的建设,我提了两个建议。一个是希望在上海地区推动试点跨境人民币保险;另一个是,设立专业的科创保险公司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建议。

此外,我还在结合疫情的思考,推广建立巨灾保险机制的建议。


南都:在长期护理保险方面,基于怎样的调查结果,你提出了今年相关建议?

周燕芳:2019年我进行了养老服务的调研,去了一些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地区。我国已经把长护险并入到社保第六大的一个险种,太保本身也积极参与各地长护险的试点。试点中发现一些问题,比如筹资方面,个体的责任尚未体现,各地长护制度存在较大差异,长护险的评估标准体系尚未统一,以及专业护理人员的缺失等问题。国家层面要更好地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找到相应的支付方。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利于长护险的深化和推广,切实满足高龄老人、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需求。


采写:南都记者周亮,梁小婵

编辑:梁小婵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0年全国两会
聚焦全国两会经济热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