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发力?经济可能迎来哪些变化?又将出现哪些可能的风险?南都记者采访了瑞银投资银行的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博士。
汪涛预计,中国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以支持财政扩张和企业融资。另外,未来几个月,基建投资会明显大幅的反弹。包括新型的基建、新型城镇化有关的基建、重大的项目在内的两新一重,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刺激政策效果显现,国内经济逐渐好转
汪涛预计,瑞银对国内今年增长的预测没有变化。瑞银仍然预测今年GDP实际增速是1.5%。我们预计,刺激政策会逐步发挥更大的效果;外部经济在二季度限行进入衰退之后,三季度外部经济环比增长也有所好转。
“我们的经济复苏其实已经开始了,从高频的数据看出国内经济逐渐好转。我们进入疫情早,出来的也早,经济的复苏也提前于别人。中国经济提前复苏,应该对全球,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有一个稳定的作用,起到一个稳定器的作用。”汪涛称。
“未来经济还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包括疫情变化等压力。”汪涛称。
基建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汪涛预测,财政赤字第一部分是减税降费,第二部分是增加支出。支出方面我们的估算会增加2万亿以上,其中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年基建投资增长10%以上,去年的增速是3%,一季度的增速是负的16%,未来的几个月基建投资会明显大幅的反弹,包括新型的基建、新型城镇化有关的基建、重大的项目在内的两新一重,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新基建的建设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如5G、电动车的充电站、一些大数据中心等等这样一些新型的方面,这些方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汪涛认为,虽然新基建备受重视,但是总量是比较低的。传统基建,例如城际的交通、市内的交通管网,节能减排、水利工程等等还会继续做。新老基建都会出现投资扩张。
央行持续增加流动性供给
“央行会继续增加市场流动性的供给,使得市场利率继续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流动性供给包括降准以及降息等等。”汪涛预计,“比如说降准,我们预测今年还有50个基点的降准。另外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仍会下降20个基点。下半年或许会下调存款基准利25个基点。”
金融系统性风险仍然较低
很多人有担心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金融风险会不会上升,尤其是包括一些中小银行会不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对此,汪涛称,“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在债务上升的情况下,风险肯定是上升的。中小银行由于因为相对来说对中小企业借钱更多,而中小企业在本轮经济冲击之下肯定受的影响更大,所以他们的情况面临更多的压力。”
她也认为,由于中国储蓄率非常高,加上央行未来仍会提供足够流动性,中小型银行会注资充实资本金,金融系统性风险较低。
采写 南都记者 周亮 实习生 程立元
编辑:周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