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建议加大中药资源重点品种监控力度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经济
原创2020-05-26 20:49

南都讯 记者马建忠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治疗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目前,至少已有11种中成药和23种中药饮片被纳入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清单中,中医药治疗疫情正在被全面推广与应用,且部分省市社区隔离点已经形成中药全覆盖。

耿.jpeg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

对于后疫情时代,医药行业如何参与公共卫生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坦言:中医药将大有可为。

据悉,为保障人民健康,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所需的中药材被大量应用,引起部分中药材品种价格上涨,供不应求,甚至出现资源短缺的情况。

为此,耿福能和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裴瑾教授共同调研后,已专门就“如何在未来的突发重大卫生公共事件中做好中药材应急品种的国家储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到有药可用?”和“如何避免疫情过后药材产业盲目跟风造成的巨大损失?”做出了建议。

有鉴于国家明确提出针对新冠病毒的疫情防控工作,应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后,国内金银花、广藿香、黄芩、连翘、桔梗、苦杏仁等中药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耿福能建议,应该统计收集整理国家、省市正式发布关于治疗新冠肺炎的中成药、推荐处方中涉及的资源品种,系统梳理和分析该类品种在全国的供给、需求状况,建立数据库和应用数学模型,对此类中药材品种的种植面积、消费规模及增长趋势做出分析,提供未来需求预测,为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产业发展作出指导和规划,并建立预测预警机制,适时调整中药材生产品种结构和种植面积,防治种植过热,供过于求,给农户造成损失,也浪费土地资源。

与此同时,耿福能还建议要科学规划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确保产量和质量。据其介绍,目前绝大部分中药材系人工培育,少量野生,药材的供给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有些中药材是多年生植物,生长周期长,例如大黄、甘草、连翘、黄连、金银花等在这次疫情中使用量都比较大,这些中药材价格势必持续上涨,造成药材产业盲目跟风而造成浪费,也可能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会造成药材资源枯竭。对此,耿福能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出台政策,加强引导市场规范化种植,确保产量和质量,保障供需精准对接不错位,同时控制临床用量、轻症使用替代品等措施,合理配置药材资源,让中药材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

此外,有鉴于中医药在此次抗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耿福能还认为,为应对突发疫情,根据《国家物资储备管理规定》,应该建立中药材国家疫情防控物资的国家储备制度,明确中药材储备的品种、范围和方式,明确资金来源渠道和储备管理责任,明确购入和调出的时机和条件,维持中药材的正常供给平衡,确保临床有药可用。

[对话]

南都:对于为完善后疫情时代的中医药体系,您还有哪些建议?

耿福能:无论是医还是药,我们的医不能停留在器官与器官之间徘徊,应该大胆进入细胞,如果不进入细胞就会被时代抛弃。我们的药要大胆进入分子领域,分子生物学的时代。如果停留在四气五味,中医药就会被抛弃。我们国家的科研导向尤其医保资金的导向应该往这个方向去导,这样,我想中医药发展一定会大有希望。

编辑:梁小婵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全国两会经济热点
【专题】2020年全国两会
【专题】聚焦2020全国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