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将建三所未来学校,教育界大咖支招学校课程设计、空间构造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0-05-31 20:36

“未来学校建设可以以课程切入点,充分考虑空间对项目的支撑;未来学校包含课程、空间、人三个要素,课程要融合、空间要复合、人要综合;未来校园应该从“商场模式”转变为“超市”模式……”

764x505_5ed39bc5c17e1.png

为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未来学校,助力东莞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今天(5月31日)上午,由东莞松山湖管委会科技教育局、东莞市松山湖未来学校教育集团联合举办的2020年东莞市未来教育发展论坛暨中小学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启动仪式在松山湖实验中学举行。

来自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的领导,业内专家、参赛教师、家长代表汇聚一堂,围绕未来教育的课程设计、空间构建等展开热烈交流研讨。

增设家长参与环节   推出“未来家庭教育论坛”

主办方介绍,东莞市首个未来学校——松山湖未来学校选址已经确定,学校位于华为欧洲小镇旁,并将由东莞万科代建,未来学校的模样随着校园空间塑造,也将在松山湖高新区南部徐徐揭幕。

800x524_5ed3a0911280a.png

硬件之外,未来教育最核心的要素落在课程之上。去年夏天,首届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启幕,134组支参赛队伍、402名参赛老师,为期两个月的比赛引发广泛关注。

今年将第二次举办课程设计大赛,同样备受各方瞩目,具体赛程即将公布。此次启动仪式论坛以“创造未来 无限美好”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1场开幕式、2场分论坛。专家、学者代表围绕未来教育的课程设计、空间构建等展开热烈交流研讨。本次论坛还在去年的基础上增设了家长参与环节,并于当天下午推出“未来家庭教育论坛”,邀请家长参与,并现场交流互动。

800x536_5ed39b78a4562.png

东莞市教育局局长梁凤鸣称,东莞市正在推进筹办三所未来学校,并于去年3月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松山湖未来学校实验区,希望通过未来学校的标杆示范和实验区的影响辐射,引领更多的学校探索实践未来教育,带动全市教育扩容提质,加快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

梁凤鸣认为,课程是学生、教师、学校共同生长的土壤,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建设未来课程,必须瞄准未来需求。“第二次举办未来课程设计大赛,其目的就在于鼓励大家运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技术,面向未来参与课程改革创新,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

微信图片_20200531200429.png

16位业内大咖探讨未来课程如何设计

本次论坛16位受邀发言的主要嘉宾来自不同的教育领域,兼具海内外教育研究和实践背景,分量十足,现场他们也从各自的领域探讨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和研究。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筹建组负责人、东莞市松山湖实验中学校长万飞首先在启动仪式上表达了对于未来学校及未来课程的理解。在他看来,未来课程应该是契合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需要的赋能型课程,满足学生个体认知和个性化发展需求,深度融合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以真实社会的问题实践来建构知识与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副校长、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杨亚萍引导大家思考,未来教育发展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新时代未来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会是什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检测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则从企业家精神中分析未来教育应该兼顾的个性。

微信图片_20200531194734.png

着手研究未来教育多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王素通过视频连线参与论坛,并表达对未来教育的理解。她认为,课程设计最核心要满足学生培养目标,而东莞开展未来课程设计,也是助力教师成长的培训机会。

随后,王素从未来学校的特征、未来学校课程的特点、未来学校课程设计三个方面阐述对于未来教育的理解。她表示,未来学校课程核心要素应该是标准化与个性化的结合,确定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的结合,学科与跨学科的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对于学校来说,要在国家课程之外,提供更多个性化的课程,让学生能在不断尝试中发现自己的潜能。

微信图片_20200531211601.jpg

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代建单位东莞万科副总经理黄湘梅表示,名家名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东莞未来教育和设计理念,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将认真学习吸收,融会贯通,建设好松山湖未来学校,为东莞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支招未来学校设计  空间成为教育资源

课程是未来教育的核心,空间打造则是学校基本框架,未来学校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呈现同样备受关注。现场,珠海横琴容闳公学创校校长黄春特别进行了题为《未来学校的教育与空间的协同关系》分享。他认为,未来学校应该做到以下四点,即让学习溢出教室、让教师成为校园的主人、让优秀能常被彼此遇见、让空间成为教育资源。

652x410_5ed39b1d22fd7.png

值得一提,围绕未来学校空间的构想,本次论坛特别设置“未来教育的憧憬”圆桌交流。由原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徐卫国教授主持,交流围绕未来教育目标发生了转变,对于教师或教育者的角色有什么要求?对空间有什么要求?教育空间如何为未来的变化趋势留有余地等多个问题展开。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摄影:南都记者 刘媚

 

编辑:韩成良

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