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是国家确定的旅游发展战略。南方都市报“南都文旅鉴测”与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联合策划,推出“广东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揭阳市揭西县、梅州市梅县区、惠州市博罗县、惠州市龙门县、深圳市盐田区、佛山市高明区、东莞市寮步镇)测评。本次测评“广东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重在鼓励先进,为游客出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将于6月23日公布最终测评结果。本周将逐一将展示每个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的发展状态。
专家点评:
庄伟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做这样的测评产品,可以让更多百姓对全省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域的资源有更深刻的认知,或将有更全面的体验。首批示范区的主管部门从上至下,挖掘当地资源,盘活区域的文旅资源,这对当地区域的文旅融合发展、在地百姓的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很大的意义;创建过程中,均对照国家的标准,对全省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推动当地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百姓的生活及游客的需求,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建过程中,当地从上至下的努力,尤其需要的是当地一把手的重视;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融入,为当地文旅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引擎,助推其发展;寄望创建示范区不满足于现状,更上一层楼,从质上提升全域旅游。
龙门:生态山区县乡村振兴带旺了“四菜一汤”
通过发展全域旅游,龙门走出了一条“生态+品牌+融合+产 业”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子。
“获奖感言”:
虽然龙门县发展全域旅游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困难,接下来,我们仍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推进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全力补齐财政资金、公共服务短板,推动龙门走在 全省山区县域发展前列,致力把龙门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 旅居高地、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努力打造中国县域旅游新样板。
乡村振兴旺了“龙门宴”:四菜一汤
自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工作开展以来,龙门这座昔日的山区县便操办起了生态大餐,并总结为:四菜一汤:龙门客栈、龙门宴、龙门手信、龙门祈福与温泉养生汤。
除了营销推广上形象地总结为“龙门宴”,在实际餐饮上,龙门县还真烹调出了一席美味的“龙门宴”:评选出了最具龙门特色的 10 款主打菜品;建成了迷蝶香养生园、 御丰园等 49 家星级农家乐;评定了有市场竞争力的“龙门手信”:如龙门农民画、蜂蜜醋等十大旅游商品。还有一批精品民宿:龙门客栈,打造了以高山别墅、爱树山居、香溪民宿等为代表的 10 家星级“龙门客栈”。最后一款压轴菜是“龙门祈福”,县里打造了一条“跃龙门·修正果”祈福精品线路;“汤”是龙门整合了当地优异的地热温泉资源,集合为“龙门十三汤”,地派温泉、林丰温泉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温泉酒店成为“十三汤”代表待客。
生态立县,南昆山立“龙头”
龙门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具优势的产业是旅游。
据官方数据显示,龙门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 76.6%,是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温泉之乡。其中南昆山森林覆盖率高达 98.3%,入选省级森林小镇。
经过近年的创建工作,生态旅游业已成为龙门县的主导产业,连续七年入选“广东省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
全域旅游的发展中,龙门南昆山的“龙头”地位显著,当地以南昆山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按照“山上品 牌、山下产业”思路,落实项目建设“首席服务官”制度,推进环南昆山 40 个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与运营,加速促进环南昆 山 400 亿资本的集聚发展。
路通事通:提升旅游交通环境
记者采访了解到,龙门县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将提升旅游交通环境放在重要的环节。
2016 年以来全力推进交通公路建设,累计投入 60.51 亿元,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2210 公里,全面打通了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山区县域开放发展高地。
“五变工程”提升旅游公共服务
在旅游交通环境及旅游文明等整体提升的基础上,龙门县还通过了“五变工程”实现了旅游公共服务的提升,让游客到访更顺畅。
具体的做法是:实现了商业经营点变旅游服务驿站、高速服务区变旅游咨询点、高速出入口变旅游窗口、公路变旅游风景道、微信公众号变智慧旅游平台等。
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
记者了解到,龙门县近年来,以乡村旅游为重点,通过景区带动、客源共享等方式,直接带动全县 44700 多人(其中南昆山近 5000 人)就业,间接带动全县 156500 多人就业。
龙门除了“农民画”引起关注之外,近年来,杨桃节、龙眼节、玉萝节等农旅节庆相继亮相,既促进农业“一十百千万”工程做精做优做特,逐步走出一条以品牌营销为重点,撬动了全域乡村旅游的经济效能,走出了有魅力还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策划:谢艳霞
统筹:郑海虹
执行:肖阳 龙涛 郭毓玲 许琨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
供图: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编辑:郭毓玲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广东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