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政协委员伦永谦:保护本土产业链,预防村改过度地产化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0-06-22 20:40

“南海区现有村级工业园区685个,总面积约14.24万亩,占南海区现状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0.44%,空间上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特点,零星分布在南海区各镇街。如果不防控好村级工业园改造中为了近利而地产开发化的趋势,极容易导致产业空心化,不断增加城市配套压力,甚至形成‘睡城’,为社会治理带来不少的问题,从而拉低城市的整体竞争力。”6月22日,南海两会正式开幕,区政协委员、政协桂城工委会副主任伦永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预防村级工业园改造过度地产化,保护本土完善的产业链和发展生态。

IMG_2787.jpg

伦永谦认为,传统产业普遍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发展阵痛。一是搬迁之痛,旧的工业园区改造,企业必须拆迁搬离,寻找新的经营场地。二是环保之痛,传统产业都普遍存在环保方面的短板和制约。三是融合之痛,在融入城市化进程中,传统产业无论是技术人才还是先进生产力都面临着市场的冰山、转型的火山、融资的高山这三座“大山”压顶的困境。

为此,他认为,坚持村级工业园改造原则是改造的前提。村级工业园改造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区位导向”的原则,根据各镇街实际的区位空间条件引进项目或企业,完善发展生态体系。同时,改造也要坚持满足村民意愿原则,对房地产用地和产业用地比例进行平衡开发,预防村级工业园改造过度地产化。同时,在改造提升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村民的意愿,更需要有产业用地作为提升产业的空间载体,保障村民获得长期收益。

那么,村级工业园如何提升?伦永谦表示,村级工业园既要在产业选择上,以“本土优势”为方向,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又要在产业结构上,要推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抓手,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他同时提到,政策是村级工业园改造的保障与助力。在梳理南海区现有村级工业园相关政策框架的基础上,要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调高开发强度、推动混合开发,提高项目自身经济平衡能力,驱动市场资本投资实施。

此外,“控租”是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抓手,应该严格控制村级工业园的转租,严禁用地企业将村级工业园用地转租给房地产开发商,村级工业园用地的承租方,必须是做实体经济的企业,同时规模、产值、税收等方面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签订租赁合同后必须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合同备案。

伦永谦还建议,南海还应该充分保护已形成品牌的传统产业,如内衣、制鞋和铝型材制造等。提前布局入园条件,给传统产业保留总部空间,先安置,再拆迁。同时完善人才配套、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打造行业与产业联动的机制。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关婉灵

编辑:关婉灵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2020南海两会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