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9时许,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南都记者获悉,当日,移动出行平台哈啰出行宣布,全国超360座城市的哈啰单车全部接入北斗定位服务。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李开逐表示,此举是北斗定位服务首次大规模应用于共享出行领域,将助力共享单车有机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态。
哈啰单车APP中的单车图标都变成了小卫星
共享单车在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序停放的城市治理难题。据介绍,哈啰单车通过全面接入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引导用户规范停放,用技术手段优化车辆在市政道路上的停放秩序。具体来说,北斗高精度定位可帮助用户更准确、便捷地找车用车,解决“找不到车”、“还不了车”等常见问题,并降低超区、禁停区停车的误判率,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同时更精准干预用户骑行行为和停放管理。
资料显示,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应用于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服务国家重要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在交通运输方面,北斗系统广泛应用于重点运输过程监控、公路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港口高精度实时调度监控等领域。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陆地、航海和航空应用;陆地运用方面,如车辆自主导航、车辆跟踪监控、车辆智能信息系统、车联网应用、铁路运营监控等。共享单车则是其中的“车联网应用”。
哈啰单车事业部总经理褚轶群称:“车辆停放是监管的关注核心,哈啰单车全面接入北斗,将引领行业在精细化运营方面走上新的台阶。”今年3月底,哈啰出行第五代共享单车“云行”率先在广州落地,并接入北斗定位服务。随后,哈啰对路面所有存量共享单车进行了远程固件升级,目前哈啰单车已全线适配北斗。
南都记者从哈啰出行方面了解到,哈啰的大数据中心每天会从路面上的哈啰单车收到数亿次定位信息。每辆哈啰单车的智能锁内均包含北斗定位装置,智能锁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向哈啰数据中心发送车辆定位信息。哈啰在后台通过采集车辆定位信息,了解每一辆车的实时位置和行动轨迹,形成大数据。基于此,哈啰能提前预估骑行需求,对路面运维团队发送如“填补特定区域车辆需求缺口”等智能化车辆调度指令。
“北斗导航定位覆盖范围更大、定位盲区小,采用北斗实现高精度定位,对于共享出行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据哈啰出行副总裁任亮亮介绍,精准定位是共享单车精细化运营的前提,哈啰在实时、准确掌握车辆位置的前提下,辅以哈啰大脑2.0的车辆供需预测,对路面单车的管理干预能力会进一步加强。
共享单车企业除了用卫星导航系统来给车辆进行定位外,还有用户手机定位、基站辅助定位、蓝牙桩辅助定位、WIFI辅助定位等手段。哈啰出行方面表示,在北斗信号较弱的特定区域里,哈啰目前也已掌握蓝牙信标电子围栏精准定位技术,这一技术的定位精准度在亚米级别的测试成功率高达95%以上。据悉,该技术近期获得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通知,为业内首家获精准定位算法类专利授权的企业。
通过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蓝牙道钉可实现对信号强度和距离判断关系的自动识别和适应,从而消除环境因素对蓝牙信号的强度产生的影响。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田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