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真正改变一代人对毒品的认知度,把社会上一些群体对毒品的好奇心赶走,这是最大的愿望。 ”6月24日,国际禁毒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全国禁毒先进工作者、白云区禁毒大队大队长杨利勇这样告诉南都记者。
杨利勇是一名中共党员,从事公安工作26年,长期奋战在禁毒第一线,曾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获个人嘉奖4次,入选广州市公安局首批禁毒警务专家库,2019年荣获“羊城首届最美退役军人”。2020年6月,他刚刚荣获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成为这个五年评一次的全国百名禁毒工作先进个人之一,也是广州市唯一的一位。
屡立奇功,为抓毒贩埋伏近30小时
2005年3月,在公安部、省厅的指挥下,禁毒支队成功侦破从中东走私毒品氯胺酮入我国的“221”跨国特大走私运输毒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等15人,缴获毒品氯胺酮晶体400千克、军用手枪和冲锋枪各一支、冲锋枪子弹30发。鉴于杨利勇的出色表现和所做的突出贡献,他荣立个人二等功。
2007年12月,“818”专案组经过四个月艰苦侦查,打掉了以朱某铭、黄某龙等人为主要骨干的制贩冰毒犯罪集团,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摧毁制毒工场4间,缴获市值约2000万元的冰毒成品42.75千克和已接近制成的液态冰毒220千克、制毒原料麻黄素36千克,缴获制毒工具及设备一大批,缴获仿制六四式手枪6支、子弹47发,缴获毒资200多万元、汽车7辆,冻结房产别墅2间。
本次行动中,杨利勇荣立个人一等功,他向南都记者回忆,有两个毒贩被抓获时,在身上缴获已上膛的手枪。在研判毒贩携带有武器的情况下,为安全实施抓捕,他们在周边埋伏了近30个小时。“多少人出去,就要多少人回来。”杨利勇说。
临危受命,2016年至今打掉81个涉毒团伙
2013年,杨利勇作为现场指挥长,历时8个月带领禁毒大队全体民警,通过缜密部署侦查和有力证据收集,捣毁了一个贩毒窝点,抓获涉毒嫌疑人168名,缴获毒品海洛因约180公斤。
2016年至今,杨利勇带领指挥全区联合相关单位共侦破毒品案件2500余宗,打掉涉毒团伙81个,缴获毒品约2000公斤;破获公安部目标案10宗、省目标案27宗、组织网络案25宗,白云区禁毒执法打击综合效能一直排在广州市前列。
整治以来,他带领所在的集体先后荣获集体二等功2次(整建制)、专案组集体二等功1次、专案组集体三等功1次,“广州市公安局标兵党支部”、“广州市星级党支部”等集体荣誉称号。
2015年12月23日,国家禁毒委将广州市白云区定为毒品中转站、集散地挂牌整治地区。次年3月,杨利勇临危受命,从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调任白云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和白云区禁毒办副主任,带领全区禁毒力量掀起三年禁毒重点整治的热潮,创造了多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侦破跨国走私毒品案,现场缴获3枚手雷
在禁毒执法打击工作中,杨利勇冲在一线,既当指挥员、也当战斗员,统筹多个大要案的侦破工作。他还积极培养专业的物流管理队伍人才,组织开展系列性、规范性的整治,有效遏制毒品通过物流寄递渠道中转集散的问题。2016年5月、6月,杨利勇带队先后侦破毒贩利用拉线机伪装冰毒282公斤托运到澳洲的特大跨国走私毒品案、利用高跟鞋走私冰毒100公斤到印尼的跨国走私毒品案,现场缴获3枚随时可以拉响的制式手雷。
2017年7月1日,杨利勇通过周密部署现场指挥,对位于白云区江高镇的一个隐藏在出租屋七楼楼顶的地下“嗨场”进行全面收网。在抓捕的过程中,为确保安全,他背负着沉重的破门工具,第一个冲上七楼开展强制破门,一举抓获正在吸毒窝点里“嗨”的48名吸毒人员。
2017年6月17日,白云区某物流仓库有一批准备寄往印度尼西亚的抛光机夹藏毒品。为避免打草惊蛇,杨利勇没有贸然出击。经过侦查追踪的线索,在上级禁毒部门的协助下,联合印尼警方,把250公斤冰毒按原路线运抵印尼,在毒贩准备交货的关键时刻,杨利勇镇静指挥,中、印尼两国联合收网,在广东、陕西两省六地同步抓捕,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再缴获冰毒5公斤、伪装工具一大批、毒资人民币90万元,在印尼当地同步抓获涉毒外籍人员5人(其中当场击毙1人),缴获冰毒255公斤。
力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
杨利勇同时兼任白云区禁毒办副主任,他始终坚持禁毒打击、吸毒人员管控帮扶、青少年禁毒预防教育是禁毒工程的三大部分,通过把各类禁毒工程进行整合、优化,为白云区学校开展防毒拒毒教育、社会力量宣传、吸毒人员管控帮扶等热烈的禁毒氛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在白云区开展十个百日禁毒攻坚行动,力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进入机关、学校、社区、家庭;指导白云区各街镇建立32个“阳光之家”工作站,针对性帮扶再就业。
同时,杨利勇还兼任白云区委党校禁毒教育的授课老师以及培训白云区禁毒教育师资力量的讲师,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培训活动,组织群众学习禁毒知识及毒品违法犯罪举报奖励办法,动员群众积极参与禁毒斗争,举报涉毒违法犯罪线索,不断扩大禁毒宣传覆盖面,营造浓厚的禁毒氛围。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