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与人交流、厌学、无法入睡、独来独往……当孩子出现这些变化时,家长们需要警惕了,这或是心理障碍的前期表现。南都记者从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了解到,因为疫情的关系,青少年心理科的求诊人次增加了。今年1至5月,中小学求诊5636人次,同比增长24.6%,男女比例是2:3。
返校复学首日,东莞南城东晖实验学校的老师正在为学生讲解新冠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刘媚摄
“家长或老师多会认为孩子是叛逆期、电子游戏玩多了、学习压力大等造成,采取思想教育工作或外出旅游来处理,但往往不能奏效。”青少年心理科蔡业清医师建议,如果发现孩子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应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寻找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帮助。
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思想教育不一定奏效
近段时间,一名“不安”的初二男孩在家人的陪同之下,走进了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少年心理科。这位男孩一贯成绩优秀,却因情绪障碍在一周前持刀伤人,这令全家人瞬间陷入困境。
接诊医生了解到,这男孩对家人不太依恋,平时虽然住校,但很少与人交往,也不主动与人聊天,没有一个好朋友,男孩自诉“觉得没必要与人交往”、“如果别人主动找自己聊天,自己只应付几句”。总的来看,男孩平时生活就是上课、下课回宿舍睡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多是独来独往、郁郁寡欢。
此外,还了解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期间,男孩在家里呆来几个月,觉得“一个人过挺好的”。谈起持刀伤人的经过和感受,男孩像诉说别人的故事,表情异常平静。近几个月来,男孩一直情绪易起伏,多次与家人发生争执。
主治医生蔡业清表示,青春期是情绪容易波动、甚至失控的年龄,有的孩子甚至已经达到病态,有治疗的必要。“家长或老师多会认为孩子是叛逆期、电子游戏玩多了、学习压力大等造成,采取思想教育工作或外出旅游来处理,但往往不能奏效。”蔡业清建议,如果发现孩子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应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寻找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帮助。
孩子对心理医生的接纳度比家长高
“在我们看来年龄越小,由生物性引起的情绪问题就越大。如果这样子的话,家长要通过讲道理,做思想工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院长袁丁在接受采访时举例说,生物性原因就好比甲亢的病人,我们跟他说不要生气、要注意休养、要去做瑜伽等是起不到很好的作用的,因为情绪以来了是控制不到的,应该怎么办?就要寻找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帮助。
院长袁丁表示,因为疫情,到青少年心理科的求诊人次确实多了。据统计,今年1至5月,中小学求诊5636人次,同比增长24.6%,男女比例是2:3。需要了解的是,青少年心理科自2018年10月1日开科以来至2020年5月31日收治406人次,门诊接诊18岁以下患者26828人次。
“这里有个变化比较有趣,现在多数是孩子自己提出让家长带他过来找心理医生。”院长袁丁表示,家长对找心理医生较为抵触的原因是在于,一方面缺乏相关的知识;第二方面是觉得要孩子没到要求助心理医生的程度;第三方面是假设看医生后,孩子被确诊有心理障碍等精神问题的话,家长难以接受。
相对而言,孩子更能接受心理医生是因为,一是网络发达,孩子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相关知识,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有问题了,也会去找相关的测试题去做;二是学校心理老师的正确指引起了作用,在学校,老师会告诉学生有需要可以求助心理老师,并且做相关知识的普及,孩子的接受度就高了。
若发现孩子有以下变化,请积极寻求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帮助:
1 、持续抑郁:感到心情压抑,不愉快,对日常娱乐活动和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感觉思维反应速度变慢,思考问题困难,做作业花费的时间比过去多,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自卑自责,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不愿交流。若持续两周以上,每天几乎都如此,就应该寻求专业帮助。
2 、易激惹:感觉到自己有一股无名火,看什么都不顺眼,见到谁都发脾气,若偶然的事出有因,这都是正常的情感应激现象。如果情形持续时间超过两周,看谁都不顺眼,不管是否事出有因,都应该寻求专业帮助。
3 、偏执和自我牵连现象:如走进教室时,同学们停止谈话,怀疑是在议论自己;有人离开房间时把门关得特别响,认为是对自己有意见;老师不点名批评某种不良现象,也会联想到自己身上。这种现象是一过性的,而且经过片刻的疑虑之后就会省悟过来,其性质和内容与当时的处境有直接联系,如果这种现象持续存在,影响生活,应该寻求专业帮助。
4 、错觉: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及迫切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出现错觉,但经重复验证后可迅速纠正。反复多次出现错觉要考虑寻求专业帮助。
5 、幻觉:等人时,心情非常迫切,幻听到叩门声、呼唤声;在情绪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亦可出现幻觉,如杀人犯在看守所等待宣判的日子里,多次听到枪声。医学上称之为“心因性幻觉”。反复多次出现幻觉要考虑寻求专业帮助。
6 、强迫现象:晚上难以入睡,反复思考今天作了什么事或明天计划做什么,甚至通宵不眠;或思考某件事是否得罪了某个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反复多次洗手或者长时间洗澡,总觉得洗不干净等等。如果情形持续时间超过两周,则需寻求专业帮助。
7 、失眠:正常人有时也会通宵不眠,如考试失利,不眠若持续一周以上,就应该寻求专业帮助。
孩子情绪低落时,家长要这样帮助:
1、不做思想工作: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出现了情绪问题,就是思想上出现了问题,然后不停的自己去做工作,找亲戚去做工作,找很多很多人去做思想工作,但是都没有帮助,因为他们都没有看清楚这个问题的本质在哪里?其实情绪出了问题就像感冒发烧一样,是身体出了问题。
2、不询问:当学生处于上面的状态时候,他很烦,然后你天天去问他这个问他那个哪里不舒服?这里不舒服,会把他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带出来,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了,她会让你带他去看医生,去找专业的人,所以不需要过分的询问她的感觉。
3、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因为本来这些学生就很敏感,再加上情绪状态下就变得更敏感了,如果家里天天闹,对他们冲击,还是有影响的。
采写:南都记者 黄馨莹
编辑:黄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