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妈妈自称“佛系家长”:别人每天送两餐,我一年只送两次水果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0-07-07 13:11

南都讯  7月7日,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拉开序幕,珠海一中考生谢同学在考场上拼搏,她的妈妈穿着旗袍在校门口为她加油。对比很多一天送两餐的家长,卢女士称自己是“最佛系的家长”。她告诉记者,女儿自觉、独立、懂事,并明确表示过不需要送什么。她和先生一致认为,尊重孩子的需求,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就是他们支持女儿备考的最好方式。

一年仅送过两次水果

      卢女士的女儿谢同学是珠海一中文科班的考生。在她的眼中,女儿有自己的想法,学习方面从来没让她操心过。

     进入高三,很多考生家长都会在“吃”上下功夫,想尽办法给考生补营养,甚至担心考生在学校吃不饱,每天两次送饭菜。卢女士笑称,“比较之下,有时会自我怀疑是不是有点儿失职。”

    事实上,这也是女儿的意思。谢同学告诉妈妈,“你千万不要送什么饭。你来送,就显示你很焦虑,这样会把你的焦虑传递给我。我需要买什么,你给钱就好了。”

     女儿独立、有想法,这让卢女士感到非常放心。过去一年,卢女士仅给女儿送过两次水果,“第一次是要去给她送一个透明的笔袋,顺便给她带了一些水果。还有一次是和孩子爸爸去香山湖散步,顺便带了一些水果放在保安亭。”

    “尊重孩子的需求。”这是卢女士和先生达成的共识。高三实行单休,周六下午一家人开车去接女儿回家,备上她爱吃的水果。晚饭会考虑女儿的需求,选择她爱吃的餐厅用餐。

      周末在家,谢同学也是自由的。卢女士说,“她比较宅,大部分时间在房间待着,吃饭的时候聊聊天,我们也不去打扰她。”

     晚饭后,卢女士一家人出去散步,“她不跟我们一起走,她自己去踩单车。”卢女士称,不会觉得女儿在逃避家人,“尊重女儿,她也需要自己的空间。”

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卢女士和先生都曾是教育工作者,深谙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他们认为,和谐的亲子关系、顺畅的沟通是支持孩子备考的重要方式。在这方面,卢女士认为先生做得尤为出色。

      谢同学的父亲谢先生在曾在1994年参加高考,并顺利考取国内某重点大学。时隔26年,谢先生学霸风采仍在,稳重、宽容的性格让全家人都感到安心。

     家有考生,谢先生保持一贯以来的淡定,即便遇到女儿情绪波动,他也泰然处之。 7月5日晚饭期间,谢同学聊起高考,突然问,“爸爸妈妈,你们对我有信心吗?我急需你们给我信心。”谢先生和太太均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谢先生援引时下苟晶的热点事件,告诉女儿,“万一高考没有考好,并不意味着人生就完蛋。苟晶没有上大学,她现在也过得好。”谢先生特别提到,“以后过得好不好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还是个人的问题。”

     谢先生把他的高考经历说了一遍,又向女儿解释,“我们说的道理,其实你都懂。我们知道你有压力,你只需要把你内心的想法说出来,我们听就好了。”

     三言两语,却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女儿的情绪慢慢恢复。卢女士说,“女儿需要倾诉下压力,说出来就好了。”而孩子愿意说,父母愿意听,这其实与良好的家庭氛围紧密相关。

     过去几次模拟考试,谢同学均发挥出了正常水平。对高考后的志愿填报,卢女士表示,“尊重女儿的想法,让她自己选择。”

采写:南都记者李洁琼

编辑:李洁琼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2020年高考,珠海准备好了!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