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巡礼:5个项目获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建筑典型案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珠海
原创2025-05-17 19:28
图片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2025年,珠海将迎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多项赛事,市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出“推进无障碍城市建设”,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一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成果不断涌现,为特殊群体提供了切实的便利。

为树立典型标杆、推广先进案例,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南方都市报社等单位共同举行了珠海“六个一批”无障碍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活动于第35个全国助残日前夕公布评选结果,30个案例获评为典型案例,力求以示范引领激发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让“有爱无碍”的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图片

典型案例代表合影。

本次入选为建筑典型案例的项目,涵盖医疗场所、商业综合体、文化场馆、学校等类型,通过合理规划布局,不仅实现主要区域的无障碍通行,其功能点位也可满足特殊群体的各种需求。部分案例结合所在地理位置特征,通过优化设计,实现了对实用与美观的兼顾,在为特殊群体提供便利的同时,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案例一

和园·颐养康养中心

和园·颐养康养中心位于香洲区翠前南路,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包括康养楼和医疗楼2栋建筑,共设床位1200张,于2024年启用,是香洲区区级养老机构。

图片

配备扶手的走廊。

图片

无障碍厕所。

该项目充分考虑无障碍、适老化设计,建筑内配备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厕所等设施,主要区域走廊设置扶手;房间内配置康养交互终端,支持语音呼叫护理服务,并采用智能睡眠监测带、WIFI生命体征感知设备等,实时分析长者睡眠质量与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护理建议;折叠轻便轮椅、电动护理床等设施兼顾便携性与功能性,支持长者日常活动与护理需求;

该项目部分区域还设置跌倒报警雷达和呼吸心跳雷达,可实时监测长者姿态与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即时报警;淋浴区、马桶旁均安装紧急求助按钮或拉绳,触发后精准定位并通知护理人员。该项目通过“科技+人文”的无障碍设施体系,力求构建安全、舒适、有尊严的养老环境。

申报单位:和园康养健康服务有限公司

案例二

香炉湾城市阳台

香炉湾城市阳台项目位于香洲区海滨北路东侧情侣中路西侧,总建筑面积3.17万平方米,于2021年竣工,将商业配套与滨海休闲、旅游娱乐、风情文化融为一体。

图片

无障碍通行流线。

图片

无障碍设施位置。

该项目以全龄友好、行动无碍为核心,参照《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标准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每层均采用开放式室外景观平台,形成开放、可达的城市慢行系统,并通过坡道、盲道、全平层入口无障碍观景平台等设施串联无障碍通行流线,实现全龄人群安全畅达,自然融入滨海公共空间。

结合项目地理位置与建筑多级退台式设计特点,该项目还通过“缓坡天桥+地下缓坡通道”组合设计,打造友好型立体交通慢行体系,实现山海无界贯通。

申报单位:珠海市建筑设计院

案例三

珠海市美术馆

珠海市美术馆项目位于香洲区梅华东路北侧、石溪公园西侧,总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于2024年启用。该项目作为珠海市重点公共文化设施,为市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典藏、研究、展览、教育、服务、交流等等。

图片

无障碍通行流线。

图片

一层轮椅升降平台。

该项目以“全龄友好·平等共享”为核心理念,致力打造“零障碍艺术殿堂”:车行道与人行道高差设置缘石坡道,建筑内设置无障碍电梯,确保步行、自驾及搭乘公共交通的市民均可便捷出入;室内走道及检票口均按无障碍通道设置,首层VIP厅、四层体验区、多功能室均设有轮椅席位,方便轮椅使用者。

针对部分区域之间的高差,该项目通过设置轮椅坡道、升降平台等设施,实现无障碍通行设施全覆盖,确保建筑内无障碍通行流线畅通。同时,通过配备人性化服务设施及智慧化辅助体验等方式,建立起“全维度无障碍服务系统”。

申报单位:珠海市建筑设计院

案例四

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

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位于斗门区白蕉镇新环路,总建筑面积43600平方米,规划床位300张。为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该院积极打造“全流程无障碍就医环境”。

图片

无障碍电梯。

图片

无障碍厕所。

院内无障碍电梯均配备盲文按钮、语音报层系统;无障碍洗手间配备抓杆、紧急呼叫按钮及折叠式婴儿护理台,坐便器两侧安装安全抓杆。院内划设5个无障碍车位,设置在便捷、醒目的位置,地面标注无障碍标识;自助挂号机、缴费终端配备触屏操作及语音提示;为方便特殊群体进出医院,住院部主入口采用宽幅自动门,避免碰撞风险。

医院将持续以患者需求为核心,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向更高标准迈进,更好地彰显人文关怀。

申报单位:珠海市斗门区妇幼保健院

案例五

文园路地下公共停车场

及珠海市文园中学综合楼和运动场

文园路地下公共停车场及珠海市文园中学综合楼和运动场改扩建工程位于珠海市香洲区香华路南侧、文园路西侧(香洲区文园路33号文园中学校区内),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于2024年交付使用。项目为三幢主体建筑,分别为综合楼、文体楼和学校大门,并包括学校人防地下车库、文园路地下公共停车场。

图片

学校鸟瞰图。

图片

综合楼一层无障碍通行流线与无障碍设施位置。

项目每幢单体建筑均设有无障碍设施,如综合楼、文体楼均配备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楼梯及台阶、无障碍坡道等设施,确保主要通道无障碍流线畅通;综合楼一层至七层、文体楼一层至三层均设置无障碍厕所,满足特定人群使用;两个地下车库均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并同步配备引导标识。

项目通过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力求贯彻落实相关法规、标准要求,确保有需求者能够安全地、方便地使用各种设施,彰显人文关怀。

申报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无障碍城市深调研”课题组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课题组成员:张景淞 韦锐佳 曾奎达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