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男孩因车祸左肺严重萎缩,“静止”一个月后得到“重启”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健事
转载2020-07-17 07:59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门诊里面上演了暖心的一幕: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前来复查,他满脸稚嫩,信誓旦旦地向面前的李树本医生伸出小手。

“医生叔叔,我答应你,以后再也不乱跑了,我们拉钩钩。”就在一个多月前,这个四岁的小男孩因气管断裂差点“弄丢”了一个肺,幸而得到及时救治,让那颗“静止”了一个月的肺得到“重启”。

1080x810_f9996aad6512bd43.jpg


四岁男孩被电瓶车撞到

检查发现左肺严重萎缩

今年四岁的球球是个活泼可爱又好动的小男孩,一次在小区里玩耍意外被电瓶车撞到,胸前淤青一片,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当地医院进行诊治,检查发现右肺气胸,经过处理之后看似没有什么大碍了。然而,妈妈发现球球比以前“安静”了许多,不再喜欢蹦蹦跳跳、跑来跑去,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感觉到呼吸困难,一直跟妈妈嚷着“喘不动气”。

医生再次复查胸片和CT,发现球球的左肺出现了大“麻烦”,正常人的两侧的肺像气球一样,随着呼吸会完全膨胀,但球球左侧整个肺不仅没有涨起来,反而已经挛缩成一团。

407x295_d4a23e5efbd7939d.jpg

为了进一步得到诊断,球球接受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但由于当地医院条件和设备有限,怀疑是浓痰堵塞了支气管,导致肺不张。恰巧,球球的主管医生曾经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过,他建议转院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疗。

经过沟通协调之后,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球球从台山转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陈德晖主任带领团队仔细查看了球球的病情。


左肺“静止”了一个月

手术面临重重难关

到达广一医院,通过支纤镜检查发现,球球并非是浓痰堵塞气管这么简单,而是左主支气管断裂,并且已经形成气管内疤痕,导致气管完全闭塞,左肺失去了张力,完全处于“静止”状态。鉴于患儿年纪小,病情又非常复杂,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才有可能保住这颗“静止”一个月的左肺。

胸外科何建行教授团队立即进行介入,在气管外科方面经验非常丰富的李树本主任医师参与了会诊。

“在胸部受到钝性外力突发撞击时,机体本能反应性憋气,两者产生的剪力往往可导致主气管断裂。倘若产生剪力不大,主气管没完全断裂,就不会马上产生的呼吸困难症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树本说,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初球球并没有明显的呼吸不畅的原因,但实际上他的左肺却在渐渐失去功能,以致萎缩。

由于孩子年龄太小,配合程度差,医院立即组织儿科、胸外科、呼吸科、麻醉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一同讨论制定手术方案。

“我们要通过手术把已经形成的疤痕去掉,然后将断裂的两端主气管重新连接,进而实现把‘静止’一个月的左肺重新‘接’回去,让其重新复张,恢复肺功能。”李树本医生说,对于这么小的患儿来说,手术面临的困难重重。

“当时小患儿的肺已经‘静止’了漫长的一段时间,受伤气管周围疤痕形成,手术操作区域可能会粘连严重,而且由于年龄幼小,他的左主支气管直径不到5毫米,慢性炎症导致组织水肿、脆弱,这些都使得原本难度等级就已经很高的气管重建手术难上加难。”李树本医生说。


8个小时艰难的手术

孩子的左肺终于保住了

手术过程中,医生发现球球左侧的那颗肺由于长时间“静止”与外部隔绝,肺内潴留了大量的脓性分泌物,能否将这些分泌物处理干净,直接关系着肺能否重新涨起来,影响重建气管的愈合。医生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尽全力呵护这个脆弱的小生命。

经过胸外科、麻醉手术科的默契合作,手术从早晨持续到傍晚,8个小时艰难的手术,终于将断裂的左主支气管重新接好,“静止”了一个多月的左侧全肺又重新涨起来

尽管手术顺利完成,但气管重建术后呼吸道的有效管理是后期康复的关键。“四岁的孩子配合度欠佳,术后很难有效地咳嗽、咳痰,对他的围手术期全程管理更需要无微不至。”儿科陈德晖主任说。在儿科团队的悉心照料下,球球得到了快速康复,经过复查胸部CT,可以看到他的左侧肺如正常肺那样重新完全涨起来了,恢复了正常的肺功能,术后十天顺利出院。

近日,小球球跟着妈妈再次来到李树本医生的门诊进行复查,重新恢复往日的活蹦乱跳,李树本医生兑现了跟小球球的承诺,给他买了最喜欢吃的冰淇淋作为奖励,“以后在外面玩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以到处乱跑乱撞啦!”球球非常肯定地点点头,与陪伴他的医生叔叔拉钩钩。

1080x810_2e48932754229abf.jpg


来源:广州卫健委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