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肿瘤患者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近日,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呼吸内科成功救治一名罕见的重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患者。
“最近爸爸病情危急,我们一家提心吊胆。”老华(化名)的家人回忆道。八旬老人老华近期因不明原因发热伴呼吸困难在外院就诊,被诊断为重症肺炎。经过两周的抗感染治疗及机械通气后,病情未见好转,仍然需要高流量湿化治疗、>90%吸氧浓度才能勉强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加上高龄和多种基础疾病,病情反复,氧合指数一度低于150,还伴有反复咯血症状。
接诊后,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赵子文带领团队给予老华机械通气支持的同时,医护团队对其进行精细的气道管理,包括多次行纤支镜清理气道血块和痰液,指导饮食、及时吸痰等护理措施。团队追问病史发现老华2年前曾因喉癌接受手术,并长期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结合胸部CT演变和检验结果,最终确诊为罕见的重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随后团队调整治疗方案,加强抗免疫治疗。在严密监测下,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经过40余天的治疗,老华的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显著吸收。最终,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改为鼻导管吸氧后康复出院。
患者为诊疗团队送上锦旗。
知多D:什么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
新型的抗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显著提高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但其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不容忽视,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多个研究报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发生率为2.6%~33%,且是常见的重症免疫相关不良反应,3~4级的CIP若不能有效治疗常会影响患者后续的抗肿瘤免疫治疗,可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采写:南都记者谢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