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迎周年“解禁时刻”,影响市场情绪还是实质表现?
新闻:22日,科创板迎来一年期“大减持”。据最新收盘价,科创板首批1年期解禁规模超1800亿元,占全年科创板解禁规模约45%,占流通市值约40%,是科创板7月以来日均成交额约3.4倍。
点评:本期解禁主力为1年期解禁投资者。解禁主力主要为创投基金及战略配售中的核心员工持股,其中约8成为创投基金。这类基金买入价相对较低,卖出动力较强。那么,巨量解禁影响力量有多大?7月A股限售股解禁规模约5700亿,近期市场有所担忧。有机构重申,巨量解禁规模对非科创板的A股,其影响情绪扰动大于实质。也有机构认为,机会会更大。首批解禁带来的冲击,会给优质股带来长期持有的最佳节点。未来分化会加剧,预计当天有内部分流的冲击,但是实际的影响会比预期的会弱。另一个影响较大的事件是,科创50指数将在22日会发布,亦会吸引增量资金进出。值得注意的是,25只解禁股均纳入50指数,机构更青睐于长期持仓。另外,中芯国际抽血效应的冲击已经在上周提前释放。中芯国际天量成交额表明局部情绪阶段性过热,历史经验也表明急跌会使前期强势行业阶段性乏力。投资者要注意,科创板与创业板联动性较强,创业板或可能波动有所加大。投资者要密切关注资金面变动和减持压力。不过,经济复苏继续深化,中国经济消费与产业升级的大方向不改。A股整体市盈率回落至11.5倍左右,不少机构对中期市场继续持积极看法。
获超百家机构调研,珠江啤酒持续受益旺季销售?
新闻:上周五,啤酒板块涨超4%。其中,珠江啤酒涨停。
点评:作为华南地区啤酒行业龙头,珠江啤酒一季度净利数据较难看,但是其二季度业绩表现出色,带动了资本市场对其的信心。本月13日,珠江啤酒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一成至三成,超于市场预期。业绩表现的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采取多种措施激活了疫情防控下被压抑的啤酒需求、提振了市场对珠江啤酒的消费热情,使第二季度啤酒销量恢复同比增长;其次是,珠江啤酒持续优化以”三线”产品为主、特色差异化产品为辅的产品结构,拓宽了利润增长点。最后是,在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珠江啤酒严控各项消耗和费用支出,推进降本增效。而在半年报预告的4天内,106家调研机构就对珠江啤酒进行了调研,其中不乏多家外资机构。从行业来看,推出新产品是啤酒行业实现产品结构提升的重要措施。珠江啤酒近年产品结构提升较明显,今年亦继续推进产品升级。早在4月,珠江啤酒已在东莞推出新款零度啤酒,目前该产品已在东莞的渠道全面上线。随着进入啤酒消费旺季,纯生产品及易拉罐产品的高毛利率,或将持续增厚公司的整体业绩。与此同时,珠江啤酒发力文化产业,有望培育其成为利润的新引擎,这亦成为看好业绩的另一个因素。当前珠江啤酒的市盈率已达54倍,最近10日股价已涨两成多。以珠江啤酒过去几年的推新动作和利润释放的节奏作为参考,其估值与未来的业绩,是否能如市场预期,仍值得关注。
简讯:
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实行互通互联
近日,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称,同意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开展互联互通合作。互联互通是指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合格投资者通过两个市场相关基础设施机构连接,买卖两个市场交易流通债券的机制安排。人民银行、证监会将加强监管合作与协调,共同对通过互联互通开展的债券发行、登记、交易、托管、清算、结算等行为实施监督管理。
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最高可达45%
银保监会近日发布了《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及风险状况等指标,明确八档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最高可到占上季末总资产的45%。
偏股型基金首募金额超2015年全年
据上海证券报,今年以来偏股型基金首募金额更是高达7702.36亿元,超2015年全年,创下历史纪录。二季度,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仍保持高仓位运作,开始关注低估值板块的投资机会,对前期取得较多收益的基金经理而言,依然将前期涨幅较高的科技、医药等作为主战场,但会适度增配低估值品种。
山鹰纸业控股子公司与腾讯签署服务协议
山鹰纸业昨晚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云印技术与腾讯签署了《腾讯企点合作伙伴服务协议》,腾讯授权云印技术为腾讯企点产品合作伙伴,授权产品将以BOSS系统实际可售卖产品为准。
大商股份与控股股东申请免税经营资质
大商股份昨晚公告称,近日,公司及控股股东大商集团向辽宁省及大连市政府相关部门递交了关于支持公司申请免税品经营资质的请示。大商股份表示,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申请工作处于初期推进阶段,最终能否取得资质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出品:南都财经新闻部;责编:梁小婵;采写:周亮、梁小婵;音频统筹:周亮;主播:实习生 北景 剪辑:实习生 北景 背景音乐:28 Aussens_iten by Stefan Kartenberg)
…………………………………………………………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节目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编辑:周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