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联合广东省团餐配送行业协会等多单位举行线上发布会,宣布《中小学学生餐良好操作规范》(简称《规范》)将于2020年8月1日正式实施。《规范》将为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提供有力抓手。据悉,该规范由全国各地23个单位起草制定,其中包括一家东莞的膳食管理公司。
全国23个单位起草 历时近两年
此次线上发布会主办方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介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部委《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等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中小学学生餐质量安全提升。2020年7月1日,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正式发布《中小学学生餐良好操作规范》,并计划于2020年8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学生餐”是由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或学校食堂为在校学生提供的早餐、午餐、晚餐及加餐的统称。
该《规范》由中国营养餐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广东省团餐配送行业协会、苏州顺佳团膳服务有限公司、南京梅花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鸿骏膳食管理有限公司等等23个单位,于2018年10月共同发起起草,历时近两年,先后组织过10余次征求意见研讨会,300余位相关各界代表参与讨论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形成。
《规范》团体标准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为基本准则,面向中小学学校食堂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两种供餐模式,提出供餐全过程的良好操作规范要求,涵盖经营资质、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场所与设施设备、原料管理、加工制作、检验检测和食品留样、食品安全溯源、营养健康管理、信息公开等方面内容,对所有食品风险点、关键点严格管控,做好食品溯源工作,落实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
为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提供抓手
记者发现,该规范标准涉及项目繁多且细,如“进货查验与贮存”项规定:在独立空间存放禽蛋类食品,存放场所保持恒温 18℃~25℃,存放期不超过 1 个月,并避免交叉污染;“营养干预”项规定:配合学校或专业部门对学生超重肥胖、贫血、营养不良等营养相关疾病的制定防控计划,编制针对性食谱;“烹调加工”项规定:烹饪食品应烧熟煮透,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 70℃以上,烹饪后的食品应在备餐间或分餐间暂存。食品烹饪后至食用前的存放时间超过 2小时的,应当在高于 60℃或低于 8℃的条件下存放;等等。
该《规范》全国23个起草制定单位中,东莞市鸿骏膳食管理公司是全市唯一一家参与单位。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并包含学校、医院、机关单位、写字楼等提供团膳服务,目前为东莞东城、寮步、凤岗等多镇街学校学生供餐。该公司负责人称,《规范》团体标准的发布,为学校和校外供餐企业的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提供有力抓手。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编辑:韩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