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新书发布会聊女性困境:除了年轻貌美,女人还有别的价值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0-08-03 23:04

今年女性话题大热,无论是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还是热播剧《三十而已》引发的“全职太太是否为独立女性”的讨论,都折射了当代社会中女性的压力与困境。

8月2日,社会学家李银河携新作《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停留》在雍和书庭举办首发仪式。她和在场及线上的数万名读者畅谈生命、爱情与诗篇,并对激情之爱、女性独立、年龄焦虑等当下热门的众多女性话题发表见解。

3Y1A9413.jpg

新书发布会现场,新经典人文社科事业部总编辑杨晓燕与社会学家李银河

女人的年龄焦虑比男人高得多

作为长期从事婚姻、家庭、性领域研究的专家,李银河一向主张女性婚育自主,保持独身亦是一种选择,并对女性内心的迷茫与期望有着深切的理解。

年龄焦虑、职场焦虑、育儿焦虑、身份焦虑……女性日益独立的同时,面临的问题也越发复杂和难解。

在新书分享会现场,谈及近期霸占热搜的影视剧《三十而已》和剧中展现的全职太太的生活,李银河说:“在中国社会,关于女人回家这件事,是有过大争论的。以前夫妻双方工资放一起才能养这个家,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些男的可以让老婆不出去工作,于是就出现了全职太太。我觉得,作为一种个人选择没问题,如家务劳动、带孩子都有价值,只是没有报酬。但如果他们家完全靠丈夫的收入来支撑的话,那还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经济至少不能独立。”

而对眼下大热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李银河给予了极大的赞赏。她指出,在当下的社会氛围里,女人的年龄焦虑,要比男人高得多。

李银河说,在当下的社会认知里,女性的价值一个在于年轻,一个在于漂亮,也许还要加上能生孩子。“如果你既不年轻,也不漂亮,还没结婚,还没生孩子,三十岁就像是一个坎儿。到了三十还没结婚生孩子,大家就觉得这个女人很失败,没有价值。而在一个真正男女平权的社会,女性年龄的压力就会小得多。这个节目为什么这么火,也是一种反弹吧,这些女嘉宾曾经年轻美貌,如今有了一定年纪,来自信地展示自我,扭转这种舆论,这证明社会正慢慢向着男女平等的方向走。女人除了年轻貌美之外还有别的价值。”

3Y1A9404.jpg

社会学家李银河

王小波是一个永久的记忆

李银河一向推崇激情之爱,这个话题也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她告诉读者,如果可能,自己最愿意回到谈恋爱的时光。“人在恋爱的时候他的生活不平淡,‘爱’给人带来的愉悦感、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太强烈了,尤其是碰到激情之爱,你被一个人很激情的爱着,很浪漫的、罗曼蒂克的爱,你会觉得很幸运,你成为一个激情之爱的导火索。”

《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停留》一书谈爱情,金句颇多。例如:爱情其实是适宜深藏的东西,但是由于它太美好,太耀眼,又引发表达的冲动。世界上于是有诗。又如:激情是暗火,在心中隐隐燃烧。在变成明火之后,它不容易持续。一直保持暗燃状态,反倒容易绵延不绝。

于是有人问,王小波和大侠两段激情之爱有差别吗?

李银河笑说,两人不一样。“小波爱文学,大侠爱打麻将。小波商场是从来不爱逛的,而我自打跟大侠好了以后,所有的衣服全都是他去商场给我买的,就连鞋子都是。他跟人说好了,万一不合适回来换。”

“我跟王小波经过了这样的爱情之后,曾经沧海难为水,如果王小波是一瓶醋,半瓶子醋我是看不上的。可大侠不是醋,是酱油。从我自己的感觉来说,王小波是一个永久的记忆,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但不是生命的全部。我的自我还要继续活,我还要继续追求爱和美。小波也会希望我能拥有爱和幸福。”李银河说。

她在《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停留中》写道,“人有灵魂,是天生要欢笑和痛苦的,是天生要歌唱和沉默的。每个人的生活都首先是自己的——自己生,自己死,自己痛苦,自己快乐——别人无法替代,即使是你最爱的人,即使是最爱你的人。”

3Y1A9455.jpg

新书发布会现场读者与李银河互动

“一个人的自我越丰满,会越孤独”

2012年退休后,李银河从北京搬到了威海,步行5分钟即到海边。她特别喜欢这个气候宜人的城市,在这里她过着一种极为规律的半隐居生活,衣食简单,基本吃素,每天让旁边饭店送一素菜,分两顿吃。

她笑称自己每天按三段论的模式过日子:上午写作,下午读书, 晚上看一两部电影。她记得小时候听过康德的故事,康德每天散步的时间极为准时,城里的家庭主妇们甚至用他路过的时间来校正钟表。“我的生活虽然还没有规律到如此刻板精确的程度,但是总体上喜欢他这个调调儿:好静不好动,好独居不好热闹。”李银河说。

她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在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写下三段感悟,经年累月,便有了这本短章集,曾有意命名为“醒来集”,取双关意味,亦指内心走向觉醒。

立体封.jpeg


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著作,《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停留》是李银河的首部诗意短章集。这些轻盈文艺的短章,既是散文,也是诗歌。它们是李银河以半个多世纪的阅历,对生命、自由、爱情、写作的真诚思考,清醒冷冽但又不失纯净浪漫。

“这些自然涌流出来的思绪,是我自身存在的真实状态,是我最真实最重要的东西。”李银河说。

有位生于六十年代的女性读者,不久前刚读完李银河的自传《活过,爱过,写过》,内心有很多共鸣。如今她已退休,孩子也大了,深深的孤独让她茫然无措,在现场和李银河分享了这种感受。

李银河答:“孤独是人最本真的存在状态,一个人来,一个人走。人们老觉得孤独的人一定很惨,老看到它的负面,其实很多文学家、哲学家都是独居的。一个人的自我越丰满,越会孤独,心理上就把自己所有的需求都能满足,不但不是被动状态,还是一种主动的选择。牙疼,他人没法感同身受,这证明人是孤独的。我想,在生命中参透之后,应该就是一种孤独的状态。”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