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横琴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平台,横琴口岸建设和通关模式创新是写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工程项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对接“软联通”的标志性项目,对进一步强化粤澳、珠澳深度合作和密切经贸交流、人员往来具有里程碑意义。
8月18日上午,新建成的横琴口岸旅检区域举行开通仪式,下午3时,新横琴口岸将正式通关。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川,就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口岸区域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
未来澳门轻轨延长线将在横琴口岸与珠机城轨形成有效衔接
据悉,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占地面积约3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包括口岸通关区、综合交通枢纽区和商业配套服务区三部分。
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有几项主要特点。
一是法治创新的范例。横琴口岸鉴于部分工程边建设、边通关的特殊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因地制宜,同意澳门莲花口岸整体迁至横琴口岸,在横琴口岸设置澳方辖区,并对澳方辖区的旅检区域、客货车检区域、澳门轻轨延伸线区域,创新性采用“一次授权、分阶段适用澳门法律管辖”的授权模式,开创了全国口岸建设法律授权的先河,是国家法治创新保障重大改革的鲜活实践和生动案例。
二是规则衔接的样本。横琴口岸开通以来往来琴澳一直采用“两地两检”通关模式,出入境人员、车辆、货物须经两道关口、接受两次检查,耗时长且体验感差。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开通后将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两地查验单位通过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过关旅客只需排一次队就可完成出入境手续。接下来,客货车查验也将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模式,珠澳两地查验单位共享设施设备,搭建共享数据传输平台。充分的规则衔接带来口岸通关能力和效率的大幅提升,横琴口岸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后,每日可接纳通关人员量达22万人次,车辆7000量次,年通关量人数可达8000万人次,车辆可达250万辆次。
三是交通枢纽初具雏形。横琴口岸将陆续建成珠澳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系统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主要解决广珠城轨、澳门轻轨、公交、长途巴士、出租车、社会车辆、行人等交通流线之间的快速接驳和转换。轨道交通方面,今早广珠城轨延长线,珠机城轨一期已正式开通,起点珠海站,终点珠海长隆站,途经湾仔北站、湾仔站(暂未开通)、十字门站、横琴北站、横琴站等5个车站。未来高峰发送量约5000人/小时,将成为连接珠澳交通网络的换乘中心。运营初期,新线路每天有21趟列车往返,并有1列从珠海开往广州南。
未来澳门轻轨延长线将在横琴口岸与珠机城轨形成有效衔接。公共交通方面,全市共有27条公交线路经停横琴口岸、横琴口岸东和广珠城轨横琴口岸站。横琴口岸长途汽车客运站今天开业运营,最高可日发送旅客1万人次,日均可发送班车约400班,班次运营以珠三角地区及粤西方向班线为主、省内其他区域班线为辅,实现省内大中城市全覆盖。出租车方面,可提供9300平方米停车场,同时满足150台出租车停泊。未来还将建成澳门大学横琴校区连接横琴口岸通道桥,建成后澳门大学师生可经此桥直接通达横琴。
另外,杨川宣布,为方便过关旅客,横琴口岸及周边800米范围内可提供公共车位11474个。横琴口岸设有3625个停车位,其中地下负二层、负三层的2520个停车位,将视旅客流量情况自8月18日起至9月30日止,分层分批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满足广大旅客的停车需求。
出品:南都珠澳双创工作室
统筹:南都记者 王靖豪
采写:见习记者 洪晓可 实习生:骆泓池 黄亮聪
编辑:王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