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民南周边地区横跨越秀、荔湾两区,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就是广州著名批发市场集聚区。
以人民南为界,人民南路以东是越秀区人民街辖内,以西则是荔湾区岭南街辖内,涵盖服装、海味干货、纸品、玩具、精品、电子电器、中药材等6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商户11万户,每天进出货物数千吨,人流量数十万人次,一直以来,占道经营、交通拥堵、非仓改仓、噪音扰民等问题相对突出。
去年底开始,广州市牵头越秀区、荔湾区及相关部门,对包括十三行在内的人民南地区开展重点整治工作,经过市区街三级的整治,诸多“老大难”问题得到攻破。
2019年以来,人民南地区开展重点整治。社区呈现干净整洁的面貌。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以前晚上十一点商户们进货,马路边堆满货不说,人力拉车的噪音就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特别影响我们休息。现在夜间噪音没有了,可以休息好了,马路也干净了。”居民郭楷说。
今年68岁的居民郭楷从1988年就搬到广州荔湾区人民街一德西社区,三十多年来,他见证了人民南周边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一年来的蜕变。
人民街道辖内流动人口众多,货物进出频繁,夜间噪音曾一度成为周围街坊们的闹心事。
为此,人民街道相关部门对状元坊、安业里和一德西等部分社区实行定时围蔽制度,即夜间22时至次日6时禁止货物出入,为街坊们消除了夜间噪音的困扰,夜里能够睡个安稳觉。
越秀区人民街道打造的社区口袋公园。
与此同时,人民街结合一德西社区基础设施陈旧、社区居住环境拥挤的实际,在晏公街打造社区口袋公园,充分发掘社区历史文化元素,打造社区开放式文化博物馆。
走进公园,可以看到里面有古城门、晏公庙、旧南海县衙等展示板块。“以前哪里愿意下楼,到处都是批发的货物,乱得很,现在环境变好了,我没事就会带小孙女出来玩耍一会儿。”郭楷对南都记者说。
“非仓改仓”即非仓库物业改为仓库,人民南周边社区的不少出租房被改为批发仓库使用,带来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越秀区、荔湾区以消防安全为重点,共排查整治“非仓改仓”2600多家,关停有严重安全隐患的900多家。并设置烟感系统、漏电开关、防爆灯、防烟面罩等装置,整治率达10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烟雾感应报警器发现火情后,可以将火警信号上报给网关,同时通过手机APP将报警信号发送至仓库使用人、业主、街监控指挥中心、社区居委会等相关人员手机上。“收到信号后,我们街道会安排出动社区义务消防队伍到现场核实情况是真实的还是误传的,核实后我们在进行下一步处理,在仓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做到‘及时发现火情、第一时间核实’”广州越秀区人民街办事处副主任神剑介绍说。
“以前没有俩小时,都开不过去,路本就不宽,还又非常乱,推车的,骑车的,开车的,现在变化挺大的,马路顺畅多了。”经营服装生意的张小姐对南都记者说。
据了解,张小姐每周都会来进货,以前怕堵车耽误时间都要提前几个小时出发预留出堵车时间,如今的路况让她省了一份心。
整治前,运输混乱、交通拥堵成为人民南周边地区的交通印象。为此,越秀区和荔湾区以交通整治为突破,实施交通优化整体方案,加强非法营运车辆整治和手推车、共享单车管理。
“目前区委政法委已经招募了四十名专业人员配合我们开展五类车和非法营运车的整治,近期我们也会通过社会购买服务聘请物业管理公司来加强人民南共享单车的管理。”荔湾区岭南街党工委副书记蔡顺水说。
荔湾区岭南街道集结多方力量整治交通。
“五类车”整治现场。
每周五,在新中国大厦门前,都会看到一支队伍在集结,针对周边的交通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这支队伍里既有民警、交警、城管,也有“广州街坊·家在岭南”志愿服务队的成员,这些志愿者有的是周围批发商场的保安员、管理员,有的则是家住附近的街坊。
“人民南‘五类车’比较多,每天在新中国大厦购物的人大概要二十多万,我们结合交警大队还有街道一起来做工作,后面我们还要结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继续整治。”荔湾区岭南派出所副所长蓝才海说。
荔湾区岭南街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共享单车管理和“五类车”治理,累计出动志愿者共400多人次,配合执法部门整治查扣“五类车”187宗,处罚“五类车”1885宗,有力的推动了辖区文明交通。
2020年6月18日,人民南地区,“家在岭南”志愿者协助清理违章的电动车。南都记者 陈辉 摄
“有时候也会遇到不理解的行人,我们会耐心给他解释,引导他能够配合,以前共享单车摆放的很乱,现在好了很多了。”“家在岭南”志愿服务队成员黎先生说。
“以前五类车要驱赶,现在整治完情况好转很多,我们管理起来轻松了很多。”越秀区人民街城管执法队工作人员钟桥威说。
据了解,越秀区人民街向交警、交通部门申请支援,在大新路等路段安装机非隔离栏,封闭仁济西路禁止货车装卸货,进一步压缩非法物流生存空间,并在人民南路沿江西路至大德路沿线人行道加装人行护栏,同时还在大德路、仁济路等交通监控盲区加装5个全天违章抓拍摄像头。
据了解,目前人民南周边地区“高德拥堵指数”下降8%,平均车速上升16%,交通环境大幅改善,打通交通“堵点”。
人民南周边地区专业批发市场多、人流物流量大,由此带来的交通、仓储、居住、饮食等需求是刚性的,给区域交通、治安、消防、城市管理增添巨大的管理压力,在人民南地区业态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乱象容易复发反弹,成果巩固难度较大,人民南片区的专业批发市场如何转型升级是关键。
十三行文化创意展示中心在广州电子城(旧址)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以“国粹精品”为理念,引进文创新业态,与80多个优选品牌合作,引进和开发8000多种产品,成为全球各地商家和消费者感受中华文化,购买国货精品的体验式交易平台。
红遍天服装批发交易中心主动改造升级市场结构,向高端产品转型,积极推动开展线上交易,较好的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影响。
“未来整个片区的低端市场要退出,要用新的业态代替旧的,现在已经淘汰了一批了。另外我们将引入的新业态,以文化创意为主。”荔湾区岭南街党工委副书记蔡顺水说。
采写:南都记者 赵青 通讯员 穗政宣
编辑: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