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短视频难逃被诱导借钱,网贷广告过分夸大高额低息涉嫌违规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经济
原创2020-09-11 18:01

近日,360借条的一条视频广告由于内容低俗、奇葩且涉嫌违规惹众议,随后360借条官方微博致歉并下线广告。

南都记者观察,尽管监管多次强调金融类营销广告的规范化,但夸张甚至虚假宣传,在网贷平台广告中常有出没,如“凭身份证即可贷款”“3、2、1,20万到账了!”“15万块钱到账了,日息才0.02%”等网贷短视频广告,在社交平台、视频平台常能看到。

欢迎关注

【南都DayDay金钱报】

精明小豹,每日一句话,教你管好钱包!

↓9月11日报↓

短视频 2.jpg

南都DayDay金钱报9月11日报


刷个短视频也催我借款?夸张诱导性宣传层出不穷

根据南都记者排查,目前仍在投放短视频广告的网贷平台还有至少10余家,涉及360借条、百度有钱花、今日头条旗下的放心借、微博借钱、洋钱罐借钱、豆豆钱、卡卡贷、众安小贷、你我贷借款、小象优品和趣借钱等。当用户在滑动屏幕刷视频时,就可能在信息流中刷到这些视频广告。

WechatIMG142.jpeg

有钱花视频广告截图

拼接.png

视频App中的部分网贷视频广告插片

上述平台的网贷广告大都采取了剧情广告的形式,其情节设置雷同,一般都是角色因某件事急用钱,另一个角色推荐网贷平台,解决问题;或是为向角色推荐网贷平台,以“没有额度”“借不到钱”打压该角色,或是将借款过程极致简单化,用“用身份证号就能借到20万”“一张手机卡值十几万”“手机号用得越久额度越高”来美化借款平台对用户的真实审批、放贷行为;同时,用看似很低的日利息,如“借1万块利息才2块钱”和看似很快的审批过程,如称“1分钟到账”来诱导那些缺乏金融知识的用户点击广告链接,下载App尝试借款。

WechatIMG144.jpeg

某平台广告中宣称“借1万块利息才2块钱”

一位互联网金融行业资深律师指出,这样铺天盖地的网贷广告,容易让年轻人陷入消费主义的漩涡,部分自制力很差的人可能因此债务逼近“爆雷”,应该引导其理性理财消费。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补充表示,从平台角度,诱导式金融宣传有损自身形象,还会接到大量投诉。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9月初,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首次发布了关于银行消费投诉的情况通报,数据详实而细致。“互金平台要重视这个消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工作内容细化是一个大趋势,未来侵犯消费者权益收到罚单也不是没有可能。”苏筱芮如是说。

依赖短视频获客或成趋势 但不可逾越监管红线

为何短视频网站网贷广告不断?有业内专家分析称,互金平台试图在下沉市场展业,二三线城市的年轻人群体是短视频平台的主力用户,也是网贷款平台想吸引的借款群体。

此外,苏筱芮分析称,互金平台大量投放广告的行为,是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业务逐步向线上迁移的大背景下诞生的,面临互联网渠道流量见顶、用户新增乏力等困局,互金平台产生了“焦虑症”,试图通过品牌营销来挖掘新增用户。

目前,工信部严打未经用户许可的短信、电话等“广撒网”营销行为,苏筱芮认为,这也客观上为互金平台获客的数字化转型起到推动作用,她预计,不论是银行、保险这种传统金融机构,还有互金平台这种新型机构,未来都会更加重视线上投放渠道,但投放中的诱导行为不可取。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这些网贷平台通过夸张的短视频淡化借款风险、夸大事实也不符合监管要求。南都记者注意到,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九部门共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广告监管工作的意见》,明确相关市场经营主体的主体责任和行为规范,细化金融广告发布的内容准则,厘清违法金融广告的法律责任。针对放贷类等容易产生诱导性消费的金融广告,《意见》明确提出,金融广告应当引导受众理性投资,不得宣扬无节制消费和奢靡生活方式,不得诱导受众接受不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而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统计数据,今年以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共计查处各类违法金融广告案件13件,罚没款29.3万元。

此外,去年12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也已于2020年1月25日起开始施行。《通知》中对于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概念、监管职责分工、主体资质、具体要求等重点问题作出说明,明确了对泛滥的互联网金融广告、金融营销短信做出整治。其中的八个“不得”中有一条就是:“不得利用互联网进行不当金融营销宣传活动”,前述网贷平台在互联网平台投放的广告有违规嫌疑。同时,《通知》明确的金融营销宣传主体资质范围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依法从事金融或与金融相关业务的机构,前述网贷平台的运营主体部分未拥有相关金融业务从业资质。据了解,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证监局今年开展的互联网金融广告专项监测和检查中,亦发现被约谈企业存在未取得贷款金融业务资质通过网页或者贷款App宣传贷款业务活动。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制图:吴怀宽

编辑:熊润淼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南都DayDay金钱报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