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0月11月,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广东文化人物系列展览”第11年展《妙手神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的艺术之路》在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展出。
左一潘柏林
展览系统回顾和反映石湾陶塑领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从痴心热爱、奋斗进取到成就斐然的艺术人生之路,展示他各个时期陶塑精品的艺术状态和风格演变,展示他丰富的艺术创作成果。
石湾陶塑也称“石湾公仔”,是中国民间陶塑的一朵奇葩,可溯源至唐宋,至明代趋于定型。期间,虽然也有陶艺家以探索的勇气去继承、学习、吸收、独创,为石湾陶艺的延续注入活力,但数百年来,其表现的题材对象,如石湾公仔、寿星公及各种动物,从造型到手法,几无新的变化。近几十年来,石湾一批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为代表的陶艺家,以继承创新的探索为自己坚守的陶塑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在脸谱化的创作程式中,不乏透射着纯朴、机趣、率性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表达的优秀作品。
展览现场
潘柏林的创作,被誉为“一雕一乾坤,一塑一世界”。他不满足于传统题材的因循,敢于从题材上全面超越和突破,形成了主要以传统民俗风情和民众日常生活为表现题材领域的鲜明特色。《回娘家》、《洞房花烛夜》、《黄飞鸿》、《绿色的怀念》等一系列作品,都从题材上令人眼前一新,民俗风情、生活景象化为艺术家眼中、心中、手中的艺术典型。
此外,他的创新也使传统手工技艺更具文化意味。如他在《达摩静坐像》等作品中运用真布泥烧成工艺等新的手法创造的肌理质感效果,在《绿色的怀念》等作品中因材施艺创造的异质同构效果等,都丰富了石湾陶塑的表现艺术语言。尤其是潘柏林的表现技法语言,都是具有个性化的创造。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摄影陈志刚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