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扩至深圳全市”正解来了:布局新园区,均衡发展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10-19 23:50
报料有奖

南都深圳报料电话:0755-82121212

10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有关情况。其中,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发布会上提到“深圳的国家高新区范围覆盖整个深圳全市”,这句话引发了多方关注,这是不是进一步的礼包?高新区覆盖全市意味着什么?此外,在“40条首批授权事项”中也重点提及了“探索完善大科学计划管理机制”。到底什么是大科学管理机制?对此,南都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pic_849787

深圳大沙河、高新区、科技园等片区。

 

高新区覆盖全市意味着什么? 

对于“高新区扩至全市”的说法,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解释,首先这一说法对于深圳这样一座以创新驱动作为主导战略的城市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深圳诞生了一大批全球知名的科创企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高新区覆盖全市则是国家大力支持深圳发展科创的信号升级。

其次,吴思康说,国家高新区覆盖全市实际上对于高新区园区的功能分区和产业聚集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也有人提问“高新区覆盖全市是不是意味着园区内企业有税收优惠,扩至全市意味着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都能享受这种优惠政策”。对此,吴思康解释这并不意味着在企业税收上有明确的特殊政策优惠,至于后续会不会有其他优惠政策配套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去年,深圳发布了《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区方案》,明确将深圳国家高新区从原来的11.52平方公里规划面积,扩区后深圳高新区总规划面积为159.48平方公里,扩大了14倍,形成“一区两核多园”的高新区发展布局。

随着城市发展,高新区吸引力增强,原来的范围已经不够用了。《方案》指出,深圳高新区要通过扩大管理范围来破解发展空间瓶颈,更好地复制管理模式、发挥品牌优势,实现产业统筹布局、创新资源整合协同配置。而扩容后的“一区两核多园”发展格局,则是指“一区”为深圳高新区,“两核”是南山园区和坪山园区,“多园”是深圳高新区由多个园区组成的布局。此次扩容后可以看到的是,除了南山以外,坪山、龙岗、宝安、龙华区都有高新园区布局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也更加均衡。

b3fb43166d224f4ad69d043808f790529822d191.jpg

大科学计划管理机制是个啥? 

在“40条首批授权事项”中提及要探索完善大科学计划管理机制,包括探索创新大科学计划的发起、组织、建设、运行、管理等机制。此次也是第一次提到要在深圳完善大科学管理机制,对此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解释,这是给深圳的一份“重磅礼包”,同时也是任务和使命。

对于为什么“重磅”,汪云兴说这就要解释“大科学”概念。科技部提供的材料指出,大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国际科技界提出的概念,主要表现为:投资强度高、多学科交叉、配置昂贵且复杂的实验设施(设备)、研究目标宏大等,具有多学科、多目标、多主体、多要素等特点,其复杂程度、经济成本、实施难度、协同创新的多元性等往往都超出一国之力,需要通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来实施。

大科学工程计划简单来理解,就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科学计划,汪云兴说,这种全球性的大科学工程比如人类登月计划,过去往往是发达国家主导,我国在大科学工程方面的话语权较弱。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有重点选择参与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国际地球观测组织和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一些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现在让深圳探索完善大科学计划管理机制,其实就是要深圳担负起重任,集聚全国最高端的资源,代表中国去参与全球的科技创新。”汪云兴举例,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发言中提到了“鹏城国家实验室”的概念,这就是国家给予的“礼包”,一般国字头的实验室就是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例如青岛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方面的国家实验室全国只有一个。

汪云兴说,综合“40条首批授权事项”、“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先行示范区意见”以及近年来国家对深圳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来看,有关科创的内容分量很足,该给的政策和利好国家已经都给了,涉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等级科研机构、高等教育、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等。汪云兴说,还有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现在各种政策还是刚刚起步,是首批授权清单,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配套政策和具体事项实施方案,深圳的科创发展指日可待。

采写:南都记者 傅静怡

 

编辑:戴越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