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能力曝光:十强房企利润总和不如工行,这5家还倒亏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地产
原创2020-10-22 12:51

碧桂园、万科、恒大等十家最大的房企,上半年的净利润加起来是1448.64亿,还不如工商银行1498亿的净利润。

80家规模上市房企上半年的净利总额2690.73亿,同比下降了11.7%。

政策收紧,行业增速放缓,再加上疫情冲击,今年上半年规模房企的净利规模出现了明显的收缩。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统计了80家上市房企的半年业绩,其中,有5家企业出现亏损,剩余的75家房企中,有36家出现了净利润的负增长。尤其是排在前10的企业中,就有6家净利下滑。

图片38.png

十家龙头房企净利润加起来不如工行一家

统计显示,剔除亏损的5家企业,上半年75家房企实现的净利润总额达到2690.73亿。

碧桂园、万科、恒大等十家最大的房企加起来,上半年的总利润为1448.64亿,还不如工商银行上半年1498亿的净利润。

从榜单上看,排在首位的为碧桂园,半年实现净利219.26亿。中国海外发展屈居第2,但也跨过了200亿大关,达到205.5亿元。万科排第三,正在努力向200亿关口奋进。中国恒大和保利发展占据了前五的另外两个名额。

图片39.png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TOP10房企的净利总规模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2%,同比下滑的企业数高达6个。

其中恒大降幅达46%,华润置地同比下降9.49%。其他4家企业降幅控制在了5%以下,包括碧桂园、绿地控股、中国海外发展和万科。

图片40.png

虽然不少头部房企净利出现下滑,但至少规模犹存。

而从榜单来看,还有大量上市房企净利规模偏低,净利在10亿以下的有24家。

更有9家企业,盈利不足2亿元。包括五矿地产、朗诗地产、北辰实业、大发地产、三盛控股、华远地产、建发国际、正商实业和中洲控股。

图片41.png

建发国际集团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54亿元,同比增长123.32%。可惜增收不增利,净利润仅为1.15亿元,同比下降39.02%。

5家房企卖房半年倒亏钱

在这80家上市房企中,还有5家出现了亏损,分别为光明地产、北大资源、嘉凯城、瑞安房地产和泰禾集团。

尤其瑞安房地产和泰禾,亏损额超过10亿。

图片42.png

具体来看,瑞安房地产亏损额为12.86亿元。该公司表示,亏损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瑞安房地产投资物业及其他物业资产的公平值下调约人民币19亿元。上半年针对疫情,公司为租户提供了减免租金及其他宽减措施,导致租务收入减少;同时受疫情影响,住宅单位的建设进度及交付予买家时间都有所延迟。

泰禾亏损额为15.69亿元。公司表示,由于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排期的影响,无集中交付的地产项目,仅有零星项目交付结转收入,造成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相应的营业利润大幅减少。此外,集团2020年上半年投资收益较2019年同期大幅减少。

39家房企疫情下利润逆势增长

如果单看净利的同比变化,纳入统计的企业中,有39家出实现了逆势增长。

其中,有9家企业净利增幅超过50%,更有3家同比增长超过100%,分别为正商实业(增幅191%)、鲁商发展(131.79%)和信达地产(116.37%)。

图片43.png

正商实业半年报显示,公司前6月实现营业收入22.38亿元,同比增长582.41%。对于收入和净利大增的原因,该公司表示,是因为今年二季度交付了新落成的物业发展项目以及拓展了物业管理业务。

鲁商发展则表示,公司抓住疫情过后置业释放的窗口期,将电商思维植入健康地产营销,开展“健康购房节”、“健康红六月”等多盘联动促销活动,实现库存短期快速去化。另外,公司的医药板块在疫情期间得以增长,化妆品板块则通过网红带货、知名主播推介等方式推动营销模式升级,线上销售增长迅速。

11家房企净利润降幅超50%

而在净利出现下滑的企业中,有11家企业同比降幅超过50%。其中,金融街、五矿地产、招商蛇口、城建发展和北辰实业排在最后五位,降幅均超过70%。

图片44.png

金融街对净利收缩的解释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房产开发项目销售、工程进度不及预期,项目结算收入和利润出现下滑。同样受新疫情影响,公司持有经营项目客流量和销售额明显下滑,同时公司对中小微企业客户减免租金,导致收入和利润下滑。

北辰实业降幅最大,该公司表示,今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及酒店板块业务均受到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影响,会议、展览及酒店出租率大幅降低,同时公司又减免了部分中小微企业租金。

中海依旧是最会赚钱的房企

纳入统计的80家房企中,有42家公布了员工数,课题组就此计算出了企业的人均创利。结果显示,以上企业前6月人均创利均值为35.6万元。

具体来看,TOP10房企人均创利均值为82.83万元,是全部企业人均创利均值的2倍还多,创利能力非常强。其中,素有利润之王的中海,站上榜单首位,人均创利高达336.56万元,与排在第二的绿地香港(162.21万元)远远地拉开了距离。排在第三位的德信中国,人均创利已经在百万元以下了,与前两位相比差距较大。

TOP10的最后两位,人均创利不足40万元,基本上就是中海人均创利的一个零头,可见第一阵营分化也比较严重。

当然,物业员工是否算在员工数量之内,也会影响企业人均创利的表现。

整体来看,上榜企业员工创利能力表现分化较大。排在最末的10家企业,人均创利还不足20万元,更有4家企业在10万元以下。其中,富力地产人均创利为9.99万元,保利置业人均创利为9.45万元,阳光100人均创利为6.49万元,而花样年控股人均创利还不足万元,仅为0.81万。

10家房企人均创利降幅超40%

剔除亏损及数据不完整企业,对比去年,有25家企业人均创利下跌,11家企业上涨,同比下跌的企业占比高达69%。

具体来看,有5家企业人均创利同比增幅在40%以上。其中正商实业同比增长高达188.2%,合生创展和时代中国增幅也在80%以上。

从业绩报可以看到,上半年正商实业净利润为1.09亿元,同比增长191%,但员工数仅321人,与去年相比基本没变化。

合生创展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89.23%,但员工规模同比增长不足1个百分点。

在人均创利同比下跌的企业中,有10家企业降幅超过40%。其中,雅居乐、世茂集团、阳光100、保利置业、五矿地产排在榜单最后5位,降幅均超过50%,五矿地产同比下降更是高达78.5%。

图片45.png

行业观察:

白银时代到来,多种因素致房地产利润增速放缓

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没有结束,但是市场单边快速上涨的时代已然过去,房地产行业整体快速扩张的光景不复存在。

从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对上市房企的净利润和人均创利指标进行测评可以看到,不论是整体盈利能力还是人均创利水平,都在下降。

其中,净利总额从去年上半年的3046.16亿元降到今年同期的2690.73亿,同比下降了11.7%。人均创利均值也从去年上半年43.9万元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35.6万元,降幅高达18.9%。

这也可以看出,伴随着房价平稳,过去靠土地增值来盈利的红利时代已经基本结束,房地产行业不再“暴利”,更多企业也要开始转向从管理要效益。

图片35.png


策划:林广

牵头人:王艳玲

研究员: 伊晓霞 王艳玲  邱永芬 林广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出品

编辑:黄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