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达6公斤的铅球应声落下,意外发生了:铅球并没有将地板砸出大洞,而是弹地而起,仿佛变身一只“篮球”。这是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技能工匠争先赛银奖项目“ACF人工软骨仿生吸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带来的神奇“魔力”。
目前,这一“人工软骨仿生吸能材料”正在军事、工业和民用领域应用,为老年人和运动爱好者的运动健身护航。
参赛现场项目展示。
法律专业毕业生立志要造新材料
机缘巧合,法律专业毕业生王博伟进入一家化工企业,出乎意料的是,他爱上了在实验室埋头钻研。一次,在医院陪护朋友做膝盖软骨手术,看到朋友痛不欲生的神情,他想到自己的奶奶——膝关节软骨磨损常常给老年人带来痛苦。人体在进行屈伸运动时,膝关节需要承受较大冲击力,这一冲击力多由膝盖软骨吸收,从而减小对膝关节的磨损。如果膝盖软骨长时间出于压力状态,容易对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王博伟决心,用自己所学“做点什么”,他穿梭于图书馆和实验室之间,一面恶补化学知识,一面钻研膝盖软骨的可替代材料。现实却并不如意:他失败了。
“人工软骨仿生吸能材料”获得技能工匠争先赛银奖。
意外获得吸能性能优良新材料
根据后来的形容,气急败坏的他,将实验的瓶瓶罐罐都砸了。意外的是,其中一个试验品并未被砸坏,而是反弹了回来。“如果不能做人体植入材料,能不能在人体外使用呢?”这个材料给他带来了灵感。他觉得,这款材料拥有极大市场空间,“如果在鞋底或鞋垫使用一款减震材料,可能减小运动时对膝盖软骨的磨损。”
王博伟坚信,这一材料的应用前景广阔,毕竟,冲击、碰撞、震动和爆炸随时可能发生,需要一款能够吸收冲击力的材料,保护人体或贵重物品不受冲击力的伤害。
据他讲述,这款“人工软骨仿生吸能材料”模仿关节软骨的分子结构,从植物和石油中提炼液体,产生化学反应合成,产品全部绿色环保,不含磷苯二甲酸盐,不含重金属和PVC,可自然降解,无任何污染。
根据他所提供的测试数据,这款材料吸能程度比发泡缓冲材料EVA高出48%-97%,比Ortholite高出46%-91%。EVA常用于洞洞鞋和跆拳道馆的泡沫垫;Ortholite为世界级领先PU泡面供应商,为Nike、Adidas、NB等多家品牌运动鞋类所采用。
目前,他们已申请国内外专利53项,获批超过40项,参与完成国家标准3项。
探索在民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
对运动爱好者来说,这是极大的福音——不少中老年登山爱好者和羽毛球爱好者都存在膝盖软骨磨损的困扰,如果一款产品能帮助他们保护膝盖软骨,将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从这款材料出发,他们为众多领域因冲击、碰撞、振动和爆炸等因素引发的安全问题提供专业的研发、检测、材料和方案等产品和服务。
如今,这一材料正在探索在体育运动、鞋服、医疗、高铁、汽车和工业领域等的应用。采用这一材料制成的“ACI人工软骨鞋垫"能减小运动时对膝盖软骨的磨损,目前已与国内一些运动鞋类品牌进行合作,去年一年卖出200万双;同时,他们正在开发“老年人防摔裤衩”,减小摔跤对老年人带来的伤害;与此同时,王博伟与他的团队正在争取,让这款新材料参与到高铁、地铁等隔振项目当中。
采写:南都记者 刘雪
编辑:卫志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0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