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学位和用地紧张怎么办?深圳探索高密度校园“福田样本”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大件事
原创2020-10-29 11:29

800x512_5f9a2b319e93b.png



800x731_5f9a2b31d5143.png



10月30日,“走向新校园: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8+1建筑联展”将在深圳少年宫开幕。本次展览是对自2017年发轫的福田区“新校园行动计划”的首次完整记录和公开展示,将以三个相关核心创新事件——红岭实验小学实践、“8+1建筑联展”以及校舍腾挪为代表,向公众呈现出一幅“新校园行动计划”的全景图,并为深圳这一移民城市的学位供给问题给出了建筑界的专业思考与探索实践。疫情期间,深圳市民可关注“深圳市少年宫”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看展,展览将持续至11月29日。


展览:“新校园行动计划”首次全景式展示

深圳作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与流动所导致的学位紧缺问题异常突出,另一方面,城市用地紧张,校园设计规范和管理机制较为滞后,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以及现行规范的双重压力下,满足校园的高密度集约型发展需求,成为摆在城市管理部门、规划审批部门以及建筑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走向新校园: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8+1建筑联展”正是对这难题求解的探索,是对于“新校园行动计划”机制创新以及建筑实践的完整呈现。展览共包括“8+1”前奏、“8+1”建筑联展、“校园腾挪”以及“8+1”延伸板块四个策展板块。

2017年,在红岭实验小学、石厦小学、梅丽小学等一系列高密度新校园个案的创新设计实践基础上,深圳福田区中小学建设遇到的复杂现实问题真实映射出高密度增量之下深圳城市发展的独特性。

正基于此,2018年年初,“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8+1建筑联展”启动。“新校园行动计划”的首批实施项目将福田区亟待开展设计的8所中小学和1所幼儿园项目协同起来,尝试在建筑设计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输出“新校园”的共同理念,最终完成了包括新沙小学、新洲小学、景龙小学、福田机关二幼等在内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学校园设计方案。

在此次展览之中,“新校园行动计划”的丰硕成果将首次全景式地被呈现。


论坛:多方共谋,创造美好校园

事实上,“新校园行动计划”实施的这三年以来,深圳的基础教育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今年10月10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央视的《对话》节目访谈中说:“未来的五年,深圳会新建、新提供74万个学位,要投入4000、5000亿,把新来的或者是在深圳出生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做好”,王伟中在访谈中还表示,“深圳学位供给压力较大,最近3年已投入约2200多亿元规划建设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学校”,“目前已解决了孩子的入学问题,将进一步研究如何提供更优质的教育。”

在展览开幕当天下午,“新校园行动计划”总策划周红玫等将从城市空间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主题演讲。

“走向新校园: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8+1建筑联展”或是给这74万学位的集约化高质量的建成探索“福田样本”,它不仅汇聚了中国设计力量,同时也致力于公众参与,共谋、共建和共享,在快速建造过程中集聚智慧,以呈现校园设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鼓励使用者、社区居民及全社会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共同实现卓越的空间品质和高远的文化愿景,以制度创新对高品质公共建筑的遴选与实现提供持续性保障。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编辑:柴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