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色块中涌动“抑制的感性”,赵培智画展国家画院美术馆启幕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0-11-06 16:57

在一幅画上,有四个男人和三匹丰腴温和的马,一匹绿色,一匹白色,一匹蓝色。在另一幅画上,一群人身着节日盛装,他们背后的土地比他们自身更雀跃斑斓。所有人都是沉默的,但所有人又都在向你讲述着故事。乍看只是一些大大小小的色块,却不明所以地新鲜、神秘、厚重。

11月4日,“会当凌绝顶——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研究展:抑制的感性·赵培智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中国国家画院“会当凌绝顶——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研究展”的首个艺术家个展,展览展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赵培智近几年的人物画作品130余幅,体现出艺术家在该题材创作上的不懈探索和自我突破。

IMG_1753.JPG

IMG_1754.JPG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参观展览后评价道:“近年来,中国美术在新的语境和格局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各种文化碰撞下,艺术家的探索折射出了新时代中国艺术家的思考,赵培智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培智坚持深入生活,用绘画形式表现他对塔吉克民族的深度体验和感受,甚至他把自己作为这个民族中的一份子一样融汇进去,才能做到如此深刻。绘画是很容易喜新厌旧的,因为新的人物形象、新的地区生活、新的自然风景总是能够挑起更多的兴奋点,但是,培智这么多年就是在这个地区、在这个县不断地走进去。这种感情因为他画得越多而越发浓郁。另外一方面,他也试图从一个民族的肖像中表达这个群体的命运,这是有价值的。他不是画自己所熟知的人和事,而是在熟知的体验中去寻找对精神的描绘、对人类命运的描绘,也包括对自己油画语言的建树。”

IMG_1755.JPG

展厅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在展厅参观展览时表示:“赵培智长期以新疆本地的民风民俗为创作题材。他的作品人物形象造型简括,而且做了适度的变形,这种变形不仅是为了一种趣味性,也很好地反映了他对新疆民族人物特征的基本态度,其造型非常简括,绘画中透出一种纯净感,充满着鲜活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这一点也是我们文艺创作的一个大方向,要从人民中来,为人民服务,这一点在他的画中体现得很充分。”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纪连彬告诉记者:“赵培智在当代中国油画界是非常富有个人风格和个人语言的,他立足于自己熟悉的新疆少数民族人物题材表现现实生活,并在语言上借鉴了西方某些艺术家的优长,尤其在艺术风格的演变上,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他对人物的高度概括,在当下中国画坛是不多见的,在整个中国油画民族风格的探索上非常有代表性。”

IMG_1756.JPG

展厅现场

据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介绍,“会当凌绝顶”主题系列学术展览是中国国家画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引导文艺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同时为展示画院艺术家及美术界杰出艺术家已经取得的突出成就、探索新时代美术创作规律、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而特别策划的。此前已经举办了刘勃舒、李宝林、邓林、詹庚西、王迎春、谢志高、李延声、裘缉木、龚文桢、龙瑞等10位资深艺术家的学术联展,展现了国家画院老一辈艺术家勇攀高峰的学术精神和薪火传承的优良传统。

赵培智作为“会当凌绝顶——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研究展”首位推出的中青年艺术家代表,是由国家画院艺委会严格遴选而出的。无论是从艺术成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还是从作品内容和形式所呈现出来的时代价值来说,赵培智无疑都是当代中青年油画家的典型代表。

IMG_1757.JPG

研讨会现场

开幕当天,还举行了展览同名研讨会,范迪安、贾方舟、王端廷、汪民安、夏可君、李虹霖、高天民、王平、陈明、张苑、宛少军、丁一林、杜曦云、段君、李传真、段远文等诸多理论家和艺术家就赵培智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展览策展人范晓楠主持了研讨会。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10日。

部分参展作品:

沉默的人之六 110cm×100cm 2019年.jpg

沉默的人之六 110cm×100cm 2019年

春之声(局部) 210cm×300cm 2020年.jpg

春之声(局部) 210cm×300cm 2020年

老友记 80cm×80cm 2020年.jpg

老友记 80cm×80cm 2020年

秘境之马 160cm×300cm 2020年.jpg

秘境之马 160cm×300cm 2020年

徒 160cm×300cm 2020年.jpg

徒 160cm×300cm 2020年

胖女人 80cm×80cm 2020年.jpg

胖女人 80cm×80cm 2020年

编辑:黄茜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