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与站台间缝隙过大?有女乘客坐莞惠城轨陷入缝隙受伤!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0-11-11 10:21

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缝隙过大,乘客陷入导致受伤。近日,一条“莞惠城轨大缝隙“吃人”,乘客掉落受伤反被列车长指责????”的文章在网络疯传,莞惠城轨一下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

微信图片_20201110014035.jpg

南都记者证实,受伤的女乘客在东莞常平南站上车时发生事故,因为不满莞惠城轨的处理态度,所以将自己的经历写成文字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

而类似的事故,在惠州“西湖东”站曾发生过。11月8日下午,南都记者带着测量工具从莞惠城轨西平西站测到常平南站,发现每一个站点的列车与站台的缝隙大小都不一样。

对于站台与列车之间的缝隙大小不统一的问题,莞惠城轨运营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轨道或者地铁站台与列车间存在缝隙属于正常现象,按照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站台和列车之间的缝隙最大可以到36厘米。

回放

女乘客坐城轨陷入缝隙受伤

事情发生在今年6月8日下午,当事人王小姐与另外两位朋友工作完毕,准备乘坐c756莞惠城际经由常平南站返回西平西。

当时车站人并不多,车到站了,王小姐与其他乘客一起排队有序上车。上车时,王小姐不留意间,一脚踏进了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

“这个缝隙大概20cm左右。”王小姐回忆,一条腿陷入列车缝隙,另一条腿跪倒在列车钢筋踏板上。

因为事发突然,她根本来不及反应做任何动作,身体僵硬地卡在了列车缝隙里。幸亏后面一位男乘客一把把她拽了上来,同行的朋友随后扶着她爬上了车。

微信图片_20201110014039.jpg

“我当时都吓傻了,等我回过神的时候发现脚上全是血。” 王小姐说,同行的朋友连忙呼叫工作人员,隔壁的乘客也递上纸巾。

同行的一位朋友用借来的纸巾帮她迅速摁住伤口止血。过了会儿一位列车员拿着药箱过来,里面有纱布、剪刀和一些药物。

列车员第一时间并没有进行止血和包扎处理,反而非常不耐烦的质问我们:“你们哪里上来的?”“受伤了为什么要上车呢?”、“你们去西平西干嘛?”

到了西平西的时候,列车员把王小姐交给西平西的另一位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问我要不要轮椅,我说我可以坚持。”王小姐说 随后这位工作人员没有提供任何其他的帮助,随后就离开了。

最后在同行的两位女生帮助下,一步一步挪着从站台走到出站口,上车到医院,消毒、麻醉、切除烂肉、缝了将近20针。

投诉

不满车站处理态度写文控诉

“安全隐患不说,车站的应对和处理也让人觉得毫无规范和人情味可言。”王小姐愤愤地说,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没有任何列车工作人员联系过她。随后她拨通了12306的电话,表达了担忧和诉求,一方面是希望城轨方面能有一个负责任的反馈,另外也是想提醒他们重视这个安全隐患,看能否在文字、语音提示等方面更为明显或者有人提醒引导。

“我提出增加多一些物料提示牌甚至能不能装上安全脚踏板呢?我能掉下去,其他人也能掉下去,那个缝隙太大了,如果是个孩子掉下去会怎样,我都不敢想。”王女士说。

最让王小姐感到郁闷的事,就是自己致电12306提出质疑和建议后,这位列车工作人员拿到她的联系方式,居然劈头盖脸的质问为何投诉。

当王小姐再次向12306反馈,西平西站一位自称是赵主任的领导联系了她,同样质问我为何向12306反应西平西没给帮助。

“为什么每次投诉后,都要收到被投诉部门的质问呢?”王小姐说,不去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安慰受伤的乘客,反而去质问提出建议的人。

从6月8日到11月5日,期间整整5个月。王小姐始终没看到车站处理问题的态度,换来的却是车站与车辆之间责任的互相推诿。也正是因为车站这样态度,王小姐将自己这5个月的经历写成文字发在了自媒体上。

“莞惠城轨大缝隙“吃人”,乘客掉落受伤反被列车长指责????”的自媒体文章很快在网络疯传,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有网友留言,这样的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

事实上,2016年04月7日 ,莞惠城轨惠州西湖东站,一女乘客不慎将左脚卡入站台与列车之间的缝隙,上车后才发现受伤部位流血不止。

不少网友认为该缝隙过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希望莞惠城轨设计方以及运营方能改进处理。

微信图片_20201110014527.png

对于写文章在自媒体上个控诉。王小姐表示,目的就是希望相关部门对此加强管理,对于车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应该引起重视。同时希望莞惠城轨,权责分明的处理问题解决现有的安全隐患,妥善处理好本人的医疗伤害问题,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有担当,不拿乘客的生命当儿戏,不把乘客的诉求当球踢。

调查

列车与站台间缝隙大小不一

莞惠城轨运营目前由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惠州车务段代为管理,像王小姐这样陷入列车与站台间缝隙受伤的事,已经发生多次。

微信图片_20201110013845.jpg

车站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所有地铁、高铁、轻轨都有站台缝隙。根据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所有站台和列车均须保留一定安全距离缝隙,以利于列车平稳顺利进站。保留缝隙确保列车一路开过去不会碰到旁边任何东西,同样线路旁的东西也不会阻碍列车通行。

11月8日下午,南都记者带着测量工具从西平西站上车开始测量,分别测到一个最高21厘米,两个20厘米,两个13厘米。

微信图片_20201110013850.jpg

根据现场测量来看,莞惠城轨的列车不少站台的缝隙远超这一标准。除了距离不一外,不少车厢高过站台。现场看到,有上车的乘客会因为抬脚过低,险些踏空的事。

南都记者现场走访时也发现,在每个屏蔽门上,用中英文黄色字体写着“小心站台间隙”的提示,同时广播里也提醒乘客注意站台间隙。但上落的乘客基本都不会低头看脚下,特别是人多拥挤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容易踏空。

回应

缝隙大小符合技术标准

对于王小姐在自媒体上发布自己在莞惠城轨上的经历,南都记者致电莞惠城轨常平东站的陈姓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这个事情也是最近两天才知道的,之前没有人向他汇报,现在正与受伤的女乘客沟通处理,对于列车员和西平西工作人员质问受伤女乘客的事,该负责人并未回应如何处理。

对于莞惠城轨存在列车与站台间缝隙距离不一,有不少距离超过距离超过标准的事,该负责人回应,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向上级汇报。

微信图片_20201110013840.jpg

对于网友反映,屡次发生类似的事故,却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该负责人回应,莞惠城轨在每个站台都有相关提示,提醒乘客注意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缝隙,同时会有循环广播提醒。

对于缝隙问题,莞惠城轨运营方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轨道或者地铁站台与列车间存在缝隙属于正常现象,按照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站台和列车之间的缝隙最大可以到36厘米。其指出,站台与列车间留出空隙是为了列车的安全运行,因为列车在行驶时,车身会出现小幅度地左右摆动,间隙的存在就是给列车行驶预留了安全行驶空间。

对于网友反映,屡次发生类似的事故,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莞惠城轨运营方这位负责人称,缝隙“卡脚”是小概率事件,希望乘客提高安全出行意识,减少意外发生。

他山之石

增加防踏空板或站台伸缩踏板

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除了地铁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城际轨道交通也越来越多。根据CJJ96-2003《地铁限界标准》,站台与车体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而间隙的存在对乘客上下车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客流高峰时,在后方乘客的推挤下,前方乘客容易发生踏空或物品掉落事件,此外,儿童上下车时不小心踏进间隙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明确提出,站台边缘与静止车辆之间的安全间隙宜为80~100mm,是根据目前车辆限界略加安全间隙确定的。据各城市地铁公司反映,采用100mm缝隙偏大,可以减小到80mm。由于站台施工误差控制不当,多数车站站台与车辆的缝隙大于100mm,为此采用粘贴胶皮予以弥补,实现80mm的间隙。

而在曲线站台边缘与车辆车门处的最大间隙,目前国际上规定的最大值是200mm(日本),我国规定不得大于180mm。主要根据乘客上车时的安全性考虑,180mm缝隙的宽度,可能使上车时一般乘客的脚后跟还踏在站台上。

南都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为了减小列车停靠站台时车门对应站台区域的间隙,防止踏空受伤和物品掉落事件发生,一些城市地铁都在现有运营线路上增加了防踏空板。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就在现有运营线路上增加了防踏空橡胶板以解决站台间隙过大问题。

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钟文文也曾撰文提出轨道交通站台伸缩踏板方案。对减小站台与列车间的间隙,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案,即机械式站台伸缩踏板。

地铁可以用通过增加防踏空板或站台伸缩踏板来解决问题,城际轨道交通中存在的这个安全隐患,是否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

采写:南都记者  刘辉龙

编辑:刘辉龙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