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援藏:粤藏一家亲!送林芝男孩到广州治病,助其重见光明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0-11-10 18:23

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因此,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广泛开展“结对结亲、交流交融”行动和“粤藏一家亲”活动,涉及医疗、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其中,援藏干部共结对帮扶1000多名困难学生和群众,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指导、技术服务、就业介绍等结亲帮扶活动,加深粤藏情谊,促进两地交流,推动民族团结与对口支援相互促进、相互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SC_9292.JPG

援藏干部帮助藏族男孩重见光明

16岁的藏族男孩朗加家住在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玉麦村,他个头矮小,看上去还像个小学生。原来他10岁时被确诊患有I型糖尿病,每年需要花费6万余元治病,对于一个本不富有的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负担。受医疗条件限制,多年来朗加只能维持病情,长期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或根治,导致他长期无法从事体力活动,眼睛和肝都出现了部分受损的情况,而且从9岁开始就无法正常发育。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东莞工作组组长、巴宜区常务副书记卢达明得知此事后,把朗加一家四口定为自己的“结对结亲”帮扶对象。今年9月中旬,朗加病情加重,双眼疼痛,看不清东西,后经广东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初步诊断,怀疑朗加是因自身免疫缺陷引起的“边缘性角膜溃疡”,在林芝继续治疗可能会有角膜溃疡穿孔导致双眼失明的风险。

1080x608_5faa3e57e0d2f.jpg

援藏工作队决定派人带着朗加及其母亲前往广州做进一步诊疗。经过在广州半个多月的住院治疗,9月底视力好转、血糖平稳的朗加康复出院回到了林芝。看着逐渐康复的朗加,家人们的脸上浮现了久违的笑容。

朗加的妈妈说:“援藏干部很关心我们,孩子看病、医药费,都是他们帮忙想办法解决的;他们还经常送来慰问品、慰问金,帮助我们打开销路,以更高的价格销售土特产。如今孩子眼睛看的清了,血糖也控制住了,我们全家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真的很感谢他们!”

微信图片_20201110153327.jpg

协助林芝农牧民免费装智能假肢

才旦旺久是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玉荣增村的农牧民。去年7月15日,在收割青稞时,他的右手不慎被卷入正在工作的大型谷物收割机的脱粒车厢里,导致右手臂被割断,失去劳动能力。

35岁的才旦旺久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一家六口人,母亲年迈,妻子体弱多病,妹妹在外地读大学,女儿刚上幼儿园,儿子今年才两岁。失去右臂,使这个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看着空荡荡的右臂,他伤心又担心,几乎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

当地政府知道这件事情后,也非常关切才旦旺久的情况,但西藏假肢安装的技术落后而且费用高昂,于是联系了巴宜区东莞援藏工作组。东莞援藏干部黎松庆介绍,经多方联系了解到广东有新式的智能技术假肢,但费用比较贵,需要二三十万元。这笔费用对才旦旺久来说,根本无力承担。

东莞援藏工作组经过多方咨询,协调广东省天行健慈善基金会和广东省假肢康复中心。最终,由这两家机构免费为才旦旺久安装智能假肢。今年9月,黎松庆陪着才旦旺久从林芝来到广州安装假肢,并在广东省假肢康复中心进行了21天的康复训练。

黎松庆说,安装的假肢采用最新一代智能假肢技术,不但外形小巧美观,装取方便,而且采用手臂肌肉控制智能技术,使安装的假肢有举、握、抓、伸等功能,恢复了人手的大部分功能。

国庆前,才旦旺久回到林芝,看着自己的“右手”又回来了,他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并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广东东莞的援藏工作人员,感谢好心的广东人民”。

微信图片_20201110145714.jpg

东莞服企向林芝偏远乡村捐300件羽绒服

百巴镇拉格村是林芝巴宜区辖下最偏远、最贫困的地方,共有133户591人。村两委平时会组织村民在村口村道上义务值班,但由于该村位于高海拔地区,气温极低,一些缺少衣物的村民在值班时只能忍受严寒。10月29日上午,一场东莞援藏干部组织的防寒羽绒服捐赠仪式使这个高原小山村格外温暖。

东莞援藏干部杨望生介绍,他在这个村有“结对结亲”的定点帮扶户,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大家缺衣的情况,就联系了东莞市市场监管局。“该局发动东莞爱心企业以纯集团,捐助了300件御寒羽绒服,货值30多万元,该村每户都能领到男女款式各一件。

杨望生介绍,拉格村因距市区较远,难以参与商贸行为,且无相应的产业配套,主要靠原始的农牧耕作及每年两个月采摘松茸为经济来源,整体贫困程度较高。“这里的松茸之前销售一般80-90元/斤,今年援藏工作组介入后,连同驻村队一起帮忙收购并带货销售出去,价格能达到120元。货源较少的时候最高卖到200元一斤,今年松茸收入达到230万余元。”

工作组和驻村工作队着力在转变农牧民自主发展意识上下功夫,在变“输血”向“造血”扶贫模式上想办法,因地制宜用足、用好拉格村丰富的林下资源,逐步将“拉格村”松茸形成品牌效应,经济有了一定改善,村民脱贫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DSC_9650.JPG

援藏干部结对帮扶千名困难学生和群众

据介绍,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在林芝广泛开展“结对结亲、交流交融”行动和“粤藏一家亲”活动,推动民族团结与对口支援相互促进、相互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中,在医疗领域,实行“院包科”“师带徒”,广东省20家医疗机构与林芝14家医疗机构结对,12家广东“三甲”医院支援林芝市人民医院18个专科建设,18位组团式医疗援藏人才传帮带徒弟38名,从人才、技术和设备全方位开展传帮带工作;

在教育领域,推行“名校结对帮扶”,广东44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林芝市50所中小学幼儿园结对,与本地教师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与本地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

在基层组织,广东67个市县(区)与林芝市66个县乡(镇)结对,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在干部队伍中,援藏干部共结对帮扶1000多名困难学生和群众,推动转变思想观念,有针对性的开展生产指导、技术服务、就业介绍等结亲帮扶活动,加深粤藏情谊,促进两地交流。

采写:南都记者 韩成良

编辑:刘辉龙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