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偏慢?如祺出行蒋华:跑得快就能赢的时代已经过去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0-12-09 00:15

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车企们躲不开的话题,在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车企成为引领全球的力量。

这在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可以得到印证。多家车企都把“C位”留给了数字化的最新成果。比如,主场作战的广汽集团,发布“十四五”规划下的“1615战略”,特别提到了广汽要成为行业先进的移动出行服务商,明确电气化、智联化、数字化、共享化都是要提升,出行服务更是上升到该集团的战略高度。

图片9.png

广汽集团在2020广州国际车展发布“1615战略”

如今已经一岁半的如祺出行,就是广汽集团转型的“先遣部队”。在原来看似固化的出行市场中,有着车企背景的出行平台,渐渐跑出了一条与以往不同的移动出行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方都市报“第十九届车坛奥斯卡”评选中,如祺出行获得了年度创新出行平台的奖项。

日前,如祺出行CEO蒋华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回应了扩张“偏慢”的质疑。在他看来,深耕区域市场,走出一条区域聚焦、中心扩散的模式,进而提升效率,比盲目扩张更为重要。

回应扩张慢:跑得快就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共享出行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随着共享出行资本市场回归理性,资本对共享出行行业无止境投入的时代已经结束,近年行业融资事件及总金额均呈现下降状态,2019年,中国共享出行共发生26起融资事件,涉及金额为93.0亿元。同样地,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前三季度融资事件更是只有16件。

但目前还不太依赖外部融资的车企背景出行平台们,运营则相对平稳。南都记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这些平台发布的最新运营数据都显示,在运营区域扩展以及用户规模等,都得到了相对平稳的增长。

不过,扎根广州的如祺出行,直至今年8月才落子第二城佛山,也引发了如祺出行是否过于稳重、过于保守的讨论声音。

南都记者注意到,和如祺几乎同时进入市场的T3出行,如今已经在20个分布在多个省份的城市运营,主打高端出行的耀出行也走出杭州,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运营,享道出行依然扎根华东,但论运营的城市数量也并不少。

图片10.png

如祺出行CEO蒋华

对此,蒋华认为,在出行领域,跑得快就能赢的时代已经过去,高速扩张并非唯一的成功路径,“在网约车2.0时代,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更为重要。”

在与蒋华交流中,他并没有强调运营城市的数量,湾区的概念、区域性的出行,才是这个年轻出行平台的落脚点。

占全国GDP总额约12%的粤港澳大湾区,只有全国约5%的人口规模和不到1%的面积,城际出行也是最频繁的区域之一。为此,蒋华认为,过去一年多,如祺出行根据大湾区的区域市场特点,通过跑通业务,形成了区域聚焦、中心扩散的模式,如祺出行称之为“涟漪模式”。

如何打好出行下半场?提升区域市场效率与壁垒

传统的网约车,城市间运营体系通常会互相“割裂”,通过主要大城市的多点布局,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也正是这样,导致了早期部分网约车平台如今逐渐式微。

有曾在出行平台任职的业内人士认为,在如祺、T3、享道等具有车企背景的出行平台入局前,曾有不少B2C网约车专车平台,布局多座城市,由于发力过猛,以规模和估值论成败,“导致了他们运营的许多城市,业务已逐渐边缘化。”

相反,如祺出行今年的最大动作,就是将在广州的运营和服务管控体系,复制到佛山,并让广佛成为一个运营整体,除此以外,如祺暂未落子第三城。

蒋华介绍,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以广州为中心向相邻城市扩散,通过复制成熟的运营和服务管控体系来高效占有存量市场,就是“涟漪模式”的基本定义,“通过充分利用城际溢出效应挖掘增量市场潜力,使平台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更高效的业务拓展和更扎实的盈利基础。”

相比定义,数据似乎更能说明问题。“今年8月佛山开城后,广州的车辆平峰时段空驶率环比开城前的7月下降了超过4个百分点,而平台整体空驶率也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蒋华说道。

他进一步分析,佛山开城后,9月份运营数据显示,广州区域的长单中跨城订单占比较开城前上升了4个百分点,而整个平台长单量则增加40%以上,长单在平台总单量中占比超过14%。此外,相比同城网约车,跨城订单的客单价是平台客单价的1.8倍,毛利率也比平台整体毛利率高出84%。

可以看出,在“涟漪模式”下,空驶率的下降以及毛利率提升,本质上提升了业务效率,增强了盈利的空间。

但蒋华认为,该模式还有另外两大重要优势,一是市场潜力依然巨大,原因是大湾区的区域及单城经济体量都非常巨大,城际交互热度高,二是可以构建自己的业务壁垒,“不能做黑熊,玉米棒子走一路丢一路,简单来说,在往前走的同时,建立起的壁垒让别人很难进来。”

除了开始在佛山运营,今年8月份还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蒋华透露,根据市场订单量估算,如祺出行很可能在当月已成为广州市占率排名第二的专快车平台,可以看出,在“涟漪”泛起前,首先自己的“水源”要充足。

不过,对于如祺而言,广佛之间的成功经验,也不代表未来的扩张就一定一帆风顺,这两座城市本身就有相对成熟的城际出行体系,跑通更多城市,把运营和管控体系“完美”复制到湾区更多城市,将是如祺接下来的挑战。

南都记者注意到,即便是提及中长期规划,如祺出行也依然没有“画饼”的态度,表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向周边区域扩散。湾区的市场潜力巨大,是蒋华一直以来强调的观点。

车企数字化转型,移动出行先行

诚然,如祺出行的扩张规模的确不算快,但广汽集团在车展期间的发声,也表明了如祺出行已经是广汽向移动出行企业转型的重要发起点。

广汽集团表示,在“十四五”期间,要聚焦构建极致出行服务生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领先的出行服务平台,到“十四五”期末,成为行业先进的移动出行服务商。

背靠大型车企集团的好处,首先是得到高品质、低成本的运营车辆,如祺出行方面介绍,目前如祺系统平台和广汽新能源的车联网数据已经打通,在运营安全、效率上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国企的政策资源,为如祺合规运营提供支持。”

对此,蒋华表示,从反哺股东方的角度而言,如祺出行也是广汽集团向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支撑点,为全产业链优化提供助力。长远来看,基于出行生产的丰富运营场景和海量数据,为广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探索提供应用场景。在广州车展期间,广汽集团也展示了大量与未来智慧出行相关的产品。

图片11.png

广州车展期间,如祺出行携手广汽埃安推出的新一代自动驾驶车型亮相。 

车企数字化转型,移动出行先行的痕迹越发浓厚,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国企孵化的首个项目,正是网约车出行平台,而戴姆勒与吉利“联姻”的首个项目,同样如此。

 

南都记者 钟键挺

编辑:黄露,林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