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珠峰新高程公布。据新华社消息,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南都此前报道,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在珠峰大本营召开,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5月27日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珠峰,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开始下撤。
2020年是中国人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也是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前,我国测绘工作者对珠峰进行过6次大规模的测绘和科考。而六十年间,一次次登临世界之巅的,还有一代代中国登山者,其中也不乏广东身影。
新高程:珠峰迎来新“身高”,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
据新华社消息,12月8日,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公布——8848.86米。
南都此前报道,4月30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在珠峰大本营召开,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消息称,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重点在五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其中就包括“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据央视新闻报道,5月27日上午,登顶队员们在峰顶树立起测量觇标,使用国产仪器接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信号进行了GNSS测量,使用国产雪深雷达探测仪探测了峰顶雪深,并使用国产重力仪进行重力测量。
在登山过程中,队员们遭遇了珠峰多变的天气和复杂危险的地形,5月6日至5月24日,连续三次向珠峰发起冲击的登山队在途中就遭遇了坏天气、流雪危险、大风等困难,以至于队员们多次被迫回撤,休整待命。
5月27日凌晨2时许,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活动正式开始冲顶。经过艰难跋涉,8名冲顶队员于27日11时成功登顶。随后,珠峰峰顶再次竖起中国觇标,多个交汇点的同步测量工作也正式展开。在峰顶停留150分钟后,登山队完成峰顶测量任务开始下撤。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研究所所长、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曾向南都记者介绍了此次测量珠峰起止点。其表示,珠峰高程测量的起算面是黄海平均海平面,测绘人员用水准测量将数据从青岛一步一步传递到珠峰地区。到了珠峰,测绘人员通过大量前期测量工作,将这个零海拔高“基准面”延伸到珠峰下面。到了峰顶,测绘人员要通过卫星定位测出珠峰雪顶位置,随后在海拔6000米利用交会和三角高程测量插在峰顶的觇标,以确定珠峰高度。最后通过雷达雪深测量,测量峰顶冰雪层厚度。
背后:进行过6次大规模测绘和科考,曾有广东身影登上珠峰
2020年是中国人也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也是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年。公开报道显示,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前,我国测绘工作者对珠峰进行过6次大规模的测绘和科考。
南都此前报道,1975年,我国首次将测量觇标立于珠峰之巅,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队员王新光告诉南都记者,据其了解,1975年测量珠峰时,测绘队员们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当时他们吃的主要是罐头、压缩饼干等食品,长时间难见到蔬菜。还有的队员出现了高山厌食反应,一直吃不下东西。”
而在2005年,国家测绘局再次组织珠峰高程测量活动,对珠峰进行第二次登顶测量。此次珠峰复测开展时,登山测绘队员已换了一批年轻人,装备设备也更先进。然而,珠峰恶劣的环境与不可预知的危险依然没有改变。
王新光参与了此次珠峰复测,据他讲述,2005年的珠峰高程测量曾一度遭遇“峰顶觇标消失”的难题。登山队员登顶成功约1个小时后,觇标架设起来,没等搜集多少数据,珠峰顶就起了大雾。随后持续数个小时,觇标一直时隐时现,给测绘工作带来困难。直到当日下午6点半左右,珠峰周围云雾才退去,觇标依然矗立在峰顶,测绘队员立即抓紧机会继续测量,最终顺利完成了测绘任务。2005年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测绘局向全世界公布了珠穆朗玛峰复测的新高程为8844.43米。
除了国家级的测绘和科考,在这六十年间一次次登临世界之巅的,还有一代代中国登山者,其中也不乏广东身影。此前,就有四位在广东工作或生活过的 “珠峰勇士”向南都记者讲述了他们的登顶经历,他们中有广东佛山人、北师大珠海分校校友,还有曾在湛江工作过的女白领。经历过缺氧、高寒、大风等考验,他们的生活也有了改变,有人收获了爱情,如于2018年5月16日成功登顶的佛山商人吴新宇求婚成功,如今已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也有人开启户外探险事业,如一知名户外探险公司的高山向导逯海川;还有人在事后,“依然梦到靴子踩在冰面上的声音。”
未来,“世界之巅”将迎来更多的勇士。
采写:实习生 郭美婷 南都记者 向雪妮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