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共破命案积案5281起,最长达42年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0-12-09 11:59

南都讯 公安部12月9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命案积案攻坚专项行动的主要情况。南都记者获悉,今年全国公安机关统一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全力以赴开展命案积案攻坚,取得了重大战果,攻克了一大批久侦未破的命案积案,抓获了一大批潜逃多年的命案逃犯。

微信图片_20201209105826.jpg

据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通报,截至12月8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命案积案5281起。其中,共侦破20年以上的积案2476起,占46.8%,10年至20年的积案2269起,占42.9%,案发时间最长达42年。成功破获一大批久侦未破的大案要案,包括江苏南京“1992.3.24”南京医学院强奸杀人案、福建三明“1995.7.6”杀害“全国文物安全卫士”、博物馆副馆长廖国华案、辽宁沈阳“2003.4.30”持枪抢劫杀人案、浙江宁波“2001.3.28”抢劫杀害出租车司机案等一大批重大案件。成功抓获一大批潜逃多年的命案在逃人员,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命案在逃人员4601名,其中潜逃20年以上的1779名,潜逃10年至20年的2203名,潜逃时间最长达38年。

据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介绍,由于受当年侦查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多年以来全国仍有一部分命案积案没有侦破,其中案发10年以上的案件超过95%。公安机关始终高度重视命案积案侦破工作,近年来每年都侦破了大量命案积案。

为何一些命案积案过去多年都未能侦破?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童碧山在会上回答记者问时解释,多年以前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命案等严重暴力案件高发多发,而公安机关的侦破能力和技术水平与现在相比有很大差距,以致于虽然开展了大量的侦查调查工作,但由于没有搜集到有价值的线索、没有检验出据以定案的物证,有的甚至无法确认受害人身份,一些案件一直未能侦破。如现在广泛应用于侦查破案的DNA技术,本世纪初才开始在部分省市推广普及,当时检验的灵敏度与现在相差几十倍以上,检验出的信息量也与现在有很大差距。再比如指纹技术,在2000年之前基本都是手工比对,由于效率太低,难以实现大范围比对排查,直到2000年之后才逐渐推广普及计算机自动比对技术,2016年之后更是出现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比对效能大大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侦破命案积案具备了新的条件。

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在今年的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中,将最新技术手段充分应用到案件侦破中,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攻坚行动中,公安机关全面梳理命案积案痕迹物证,科学设计检验方案,利用DNA新技术、指纹新算法等新技术手段,全面复核复检痕迹物证,对疑难复杂物证由部、省两级公安机关直接承担检验任务,大大提高了检验成功率,突破了以往解决不了的难题。此外,部、省两级公安机关组织大批专家对疑难案件研究会诊,并通过组织技术会战打通壁垒、资源共享,结合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侦破了一大批仅靠本地力量无法侦破的案件。

南都记者蒋小天 见习记者王凡 发自北京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