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三十年时间追索家族遗事,写下一曲地下党夫妇的壮丽悲歌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文化
原创2020-12-10 20:37

近日,传记性纪实作品《白鸽木兰:烽火中的大爱》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作者是著名旅美台湾作家李黎,书中主人公薛介民、姚明珠,正是她从未谋面的公公与婆婆。他们二人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不幸落难牺牲,但牺牲的原因和真相,长久以来并不为人所知。

李黎通过大量日记、书信、档案和当事人采访等一手资料,追索家族遗事,叩询民族历史,重新勾勒出事件的完整经过,描摹先人神采之余,也为那个悲壮的大时代再次留下见证,替往者立下不可磨灭的人格典范。

《白鸽木兰》立体封面.jpg

木兰溪与白鸽岭

“木兰溪水长久在流,白鸽岭高壮地站立,乡亲至爱之恩永不能忘。”这是1963年1月18日,烈士薛介民在台北狱中的绝笔。木兰溪、白鸽岭是他福建家乡的山水,“乡亲至爱之恩”是指他的祖国。出身福建莆田的薛介民与姚明珠,从青梅竹马、志同道合的表兄妹,经历八年的异地苦恋,终于结为患难与共的夫妻,并肩走完轰轰烈烈的一生。在长达二十余年的相伴人生中,他们并未让爱恋局限了自己的目光,反而因此生发出坚定的意志,要为人民抵挡更多的困难。

图5-2.jpg

薛介民与姚明珠

基于这样的信念,薛介民投身空军,希望能借由一己之躯捍卫祖国的天空;姚明珠则选择就读医学院,为抗战救国尽一份心力,与此同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等进步团体,在抗战胜利后又投身地下工作。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1949年后随国民党政府来到台湾。薛介民是空军军官,姚明珠开私人诊所,两人继续进行革命工作。

1958年,因叛徒出卖,薛、姚夫妇被捕,1963年牺牲,留下三个幼小的子女,被人收养。而这件事,当时在“白色恐怖”的台湾,没有明确的说法;再加上周边的大人,不断有人被拘捕、调查,所以父母因何被害,三个孩子始终不知真相。李黎的丈夫、薛介民与姚明珠的长子薛人望,大学毕业后在养父的帮助下,赴美留学,从事医学科研工作,并成为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70年代末,组织上与他们夫妇取得了联系,他们方才回到大陆,开始关于父母亲的探访工作。直到90年代末,两岸相关档案陆续解密,李黎才真正接触到一手资料,方将事件中隐晦不清、曲折复杂的碎片,拼贴起来。震撼之余,她立下写出这对满怀理想、彼此相爱,为了革命并肩赴死的夫妇的心愿。

三十年间的追寻与写作

这本书从薛介民、姚明珠的出生写起,按照时间顺序,展示他们的人生线索;而落笔在他们两人的骨灰被放入“八宝山烈士陵园”。因为李黎兼具“相关者”(所书写的主角是最亲的人的父母)和“局外人”(因为从未见过他们,也未经历过那段时日)的双重身份,她才“意外”地成为一名兼具贴近的主观情感,和对资料处理持客观态度的书写者。作为“台大”历史毕业生的她,虽然后来从事文学创作而被老同学们戏称为“历史系的逃兵”,但大学四年习得历史学训练——对资料的搜寻、分析、求证不惜下苦功,引用时更务求诚实精确——对本书的写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点上李黎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她要求《白鸽木兰》必须是一本可信之书。

图7-5.jpg

图3-12.jpg

图8-2.jpg

除了大量的信件(家书、情书)、日记、笔记,以及相关人物直接简接的采访之外,具有同样重要性的是台湾“国家档案局”的解密材料:民进党执政之后于2001年成立“档案管理局”,搜集了国民党“戒严”年代的政治案件资料。经过其后逐年的整理和“解密”,李黎在2014年以受难者家属身份取得了薛姚案件的审讯档案——两张光盘里共有两千多页图档,她逐页翻阅寻找可信的线索和可用的资料,这是最艰巨也是最痛苦的工程。

比起上述资料,薛姚烈士留下的遗孤三兄妹能够提供的“信息”却非常有限。这是因为:李黎不忍心要求他们去挖掘那些深深沉埋的记忆,何况那时幼小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是李黎已有心理准备的,所以书中不只一处点出当时很可能在现场的孩子们却不约而同地记不清楚,或者根本就没有留下记忆,唯一的解释就是过度震惊伤害之下的强迫遗忘。但有些实在无法忘却的场景,像行刑次日孩子们见到冰冷的石板上的父母亲那一幕,只有他们能够叙述,而李黎在记下时心如刀割。

下了书写的决心之后,李黎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来探索这段曲折漫长的家族史。在追寻的过程中,她逐渐发现背后那牢不可分的、宏大的民族史。这不仅是两个人的故事,更是一个大时代的故事。三十年间无数次远渡重洋来到海峡两岸的搜寻,数百页泛黄脆裂字迹漫漶的信笺笔记,两千多页血泪斑斑难以卒读的台湾档案局的审讯图档,两年里的反复增删书写……终于,2019年11月,《白鸽木兰》繁体字版在台湾问世。随即被香港《亚洲周刊》评选为2019年十大中文好书(非小说类)之一。大陆版则于2020年12月,由三联书店出版。

简体字版的特点与作者的期待

繁体字版问世之后不久,经过一些亲友提出的指点和建议后,李黎在细节上做了改正和增补:如姚明珠母亲的排行、两处照片人物的说明;历史大事如“赵良璋事件”的重要性,还有更多姚明珠在“福医”的爱国活动、薛介民同学“蔡汝鑫”的真实身份,以及繁体字版没有用上的照片……等等,都悉数增改补充在大陆简体字版里了。更有一些书成之后还觉得言犹未尽之处,李黎也趁此机会增写了一篇“后记”。

图4-18.jpg

薛介民

而李黎相信同时也衷心期待,简体字版出版之后,还将会有更多的增补出现;尤其是至今尚未能释清的几桩重大疑点,比如薛姚夫妇奉命赴台湾真正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姚明珠作为平民女性,而“判决书”上的罪名亦非极度严重确凿,最终为何也被判处死刑?台湾的“国家档案馆”公开“解密”的档案理应完整齐全,但薛、姚二人被关押的四年多里,竟有两年之久毫无片纸只字的记录,没有调查提讯审问,这几乎违背常识;是多大的“密”竟然号称完全解密之后还不公开?还是被有意抹除?何以之故?乃至薛姚二人在潜伏台湾的特工系统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地位与重要性,都无法寻得直接的证明资料。这些最关键的“密”何日才能解,非作者一人之力所能知。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事后烈士的儿子在台湾服兵役不仅没有遭遇麻烦,竟还当上宪兵;出国留学能够通过层层审查获得出境许可顺利登机……这些重大关口一一安然渡过,似乎都有一双暗中保护他过关的无形的手;这是来自何方的庇佑,恐怕也永远是谜。

作者希望此书在大陆出版之后,得到的回响中若能有拨开迷雾的线索,那将会为这本书添上最重要的最后一笔——因为这绝不仅是个人或家族的故事,而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才汇聚成中华民族这段艰苦又壮丽的历史长卷。

编辑:黄茜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