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健康、破疫未来”。12月11日上午,由南方都市报主办的第二届“为健康中国赋能”健康促进峰会暨南都健康联盟2020年会于广州举行。国内头部三甲医院、互联网医院、头部医药企业等纷纷与会,并就“互联网+医疗”展开研讨。峰会发布了《2020广东互联网医院发展研究报告》、《2020中国互联网医疗app测评榜》和《健康中国·2020健康体检白皮书之糖尿病防控报告》三份重磅智库报告以及全新智媒产品“2020广东互联网医院口碑榜”。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除颁发十大广州互联网医院卓越服务奖、2020大健康行业最具社会责任意识奖外,还专门设置了致敬2020“战疫幕后力量”环节。
另外,继去年迎来首批50余家成员单位后,南都健康联盟今年又有珠海市卫生健康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汤臣倍健、白云山敬修堂、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等10多家新成员单位加入。
将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作嵌入到卫生健康领域日常工作中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促进部主任卢永分享《加强健康素养促进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主题报告。
会上,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促进部主任卢永作《加强健康素养促进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旨报告。
卢永在主旨演讲中介绍,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健康结局。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到60%,因此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
而且,除了个人努力外,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健康素养提升离不开支持性的环境,比如相关政策、健康文化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从2012年开始,中国健康教育中心连续开展全国的健康素养监测,目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正不断提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到2019年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已达到19.17%(具备基本健康素养居民占总体居民比例)。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开展了一系列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应继续加强政策研究,总结和推广适宜技术,规范健康科普,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场所健康促进工作。健康素养提升作为一项健康领域的基础性工作,应该嵌入到卫生健康领域各方的日常工作中。
三份重磅研究报告 聚焦健康热点
成立一周年以来,南都健康联盟发挥“智媒南都”的优势为健康中国建设进行“赋能”,以互联网医疗和体检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发布《2020广东互联网医院发展研究报告》、《2020中国互联网医疗app测评榜》和《健康中国·2020健康体检白皮书之糖尿病防控报告》三份重磅智库报告。
南都研究员李文分享《2020广东互联网医院发展研究报告》。
在《2020广东互联网医院发展研究报告》中,课题组集结了三个子课题的调研成果,分别为:“问卷调查:公众对互联网医院的认知与需求”、“广东互联网医院大数据分析”、“广东互联网医院体验测评”,同时,对互联网医院行业管理部门、运营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报告认为,最近一年间,广东有大量医院紧急投入互联网医院建设领域,并且伴随大环境的变化做出各种尝试与调整,从目前数据分析与测评情况看,好的互联网医院并不等于综合实力强的大医院,只有软件系统完善、注重细节,同时医生也能积极参与的医院,才能做好互联网医院。
南都研究员钱小莉分享《2020中国互联网医疗app测评榜》
在对公立互联网医疗机构进行分析调研的同时,第三方的互联网医疗APP在今年疫情期间,用户数、使用量和线上问诊量也出现爆发性增长。对此,南都健康联盟通过《2020中国互联网医疗app测评榜》,将市场上主流的第三方互联网医疗APP列入测评对象。研究小组透过用户对APP在应用商店的评价数据、问诊与购药便利性、医疗资源搭建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后,对目前的主流互联网医疗APP作出评价和建议。同时还认为,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建设“医药闭环”是大势所趋,加大医疗责任的保障力度应是第三方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方向。
南都研究员马建忠分享《健康中国·2020健康体检白皮书之糖尿病防控报告》
除对互联网医疗进行分析外,南都健康联盟发挥“智媒”优势为健康中国智慧赋能。在近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南都健康联盟以我国最大的慢性病之一糖尿病为切入点,以糖尿病现有发病情况,结合体检大数据发布《健康中国·2020健康体检白皮书之糖尿病防控报告》。报告认为,透过大数据分析可对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慢病防控决策提出良好依据,同时可以提升居民对慢性病的防治意识和患者的规范管理。
智慧医疗赋能健康中国 为互联网医疗加油
大会向十家优秀医院颁发了“广州互联网医院卓越服务奖”。
南都健康联盟在会议上正式发布了全新移动端智媒产品2020广东互联网医院口碑榜,公布了广东互联网医院综合表现前30强名单及热门科室、网红医生、诊疗价格等多项实用信息,向十家互联网医院颁发了“广州互联网医院卓越服务奖”。这些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积极探索的医疗机构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真知灼见。
希望尽快实现线上线下诊疗政策一致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徐名颂表示,在互联网诊疗方面,希望在政策方面得到支持,实现线上线下诊疗政策一致性。他表示,互联网慢病诊疗方面,很多患者需要开处方药,但目前医保部门只认可医院出具的发票,因此药品的发票需要医院统筹开出,希望能像线下诊疗一样,实现处方外配,发票由相应的第三方开具,这样能更好促进互联网诊疗;另外,他表示现在很多互联网医院是按照普通门诊的诊查金收费,这样影响了高水平高级别医生的参与,希望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价格一致,促进高水平医生积极参与。
徐名颂表示,南都报告中提到市民关注的诊疗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以及宣教和科普方面的问题都值得医院重视。医院将一如既往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保证患者诊疗信息安全。同时,在做好线下的义诊及宣教、科普活动基础上,该院将继续积极开展线上科普活动,制作出更多深入浅出的科普视频等作品,“希望未来携手南都一起做好科普宣传。”
关注诊前诊中诊后 用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等优质医院成为南都健康联盟会员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是今年加入南都健康联盟大家庭的专科三级医院代表。该院互联网医院业务副院长助理蔡茂强表示,将充分发挥皮肤专科的特色,上线更多适用于互联网医院的业务。
“听完报告,更加明确下一步应该怎么建设互联网医院。”他说,就诊过程中很多的痛点,包括诊前诊中诊后能否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是建设的要点。他举例,如诊前检查到医院排队开单可能需要等待长达数小时,是否能在互联网医院提前把需要做的检查预约好,让患者一到医院就可以直接做检查,节约排队时间。
科技、互联网都能很好地赋能健康中国建设
除了互联网给诊疗带来的革新外,近些年来人工智能也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将两者结合起来,人工智能技术也在赋能互联网医院建设”,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信息科科长张草贤表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我国唯一的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连续十一年位列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第一,其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充分赋能互联网医院建设。
“如今,我们在广东省的56家县级医院都布局了人工智能设备,从而开展远程会诊等服务。目前国内的眼科医生资源是相当紧缺的,我们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弥补资源上的一些短板。” 张草贤直言,此次作为南都健康联盟的新成员,也希望能进一步发挥公立医院的作用,体现公立医院的责任和担当。“这次会议可以说是起到了很好的带动效果。互联网医院目前应该说还在一个起步阶段,其实很多老百姓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利用还不算非常了解,未来还是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宣传和推广。”
将根据南都的测评报告改进问题
“非常感谢南都把这个奖项颁给我们。”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卫国表示,2014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建成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率先在全国开出了第一张互联网诊疗处方。时至今日,在互联网医院工作方面,我院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的互联网医院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足迹遍布西藏、新疆、山西、四川、湖北等地,也深入到全省2277个贫困村。作为行业引领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希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让互联网医院在社会层面上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杨卫国坦言,南都《2020广东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点明了医院发展优势,也指出了问题。“接下来,我们将根据该调研报告,认真研究,改进不足,发扬优点。互联网医院建设,我们省二医人一直在路上,追求无止境。”
文字统筹 王道斌
采写 南都记者 吴斌 李文 李春花 董晓妍 贝贝 钱小莉 王道斌 实习生 尹嘉怡
摄影 南都记者 冯宙锋
视频 南都记者 吴泽嘉
编辑:游曼妮,王道斌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智汇健康 破“疫”未来
互联网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