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晚,“万物有爱,向阳生长——曾剑《向阳生长》新书分享会”在北京SKP RENDEZ-VOUS举行,著名作家、评论家邱华栋,著名作家付秀莹,著名作家、出版人林苑中,以及《向阳生长》作者曾剑,围绕《向阳生长》,就小说里的真实与虚构、人物塑造与语言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本次活动由付秀莹主持。
新书分享会现场
乡村生活是人生中的宝藏
《向阳生长》是曾剑的最新长篇小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了湖北红安,大别山南麓,这片被革命鲜血染红的土地上,杨氏家族四代人从军卫国的故事。杨向阳的二爹十三岁跟着红军的队伍走了,此后音信全无。二奶每天到后山坡盼着二爹,成为竹林湾一道永远不变的风景。二爹成为杨家后人的精神导师,也成为作品的灵魂。在这样一个灵魂的指导下,二爹往后三代人,前赴后继,踏入军营。因杨向阳家弟兄多,杨向阳便被过继给聋二当儿子,并得到了聋二浓浓的父爱。在聋二的教导和影响下,杨向阳应召入伍,成为一名军官,以文学的形式传递大别山的红色精神,书写出了动人的篇章。聋二去世后,杨向阳发现聋二身上因战争留下的伤痕,才知道养父的退伍军人身份,杨向阳回想起养父的教导,终于明白养父红色精神的来处。杨向阳感念养父的恩情,以亲生儿子的身份为他下葬,将养父埋葬在金色的油菜花田里。
谈及创作缘起,曾剑坦言,这部小说的创作过程其实很漫长,从酝酿到成熟大概经过了十年的时间。“我一直想写一个自己的故事,但是又不知从何开始,我就提醒自己不能轻易写,因为乡村生活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如果我随随便便把它开发出来,不但找不到宝藏,可能还毁坏了这片矿。后来我到鲁院学习,在那里和老师、同学交流后,逐渐找到写作的方向,于是开始慢慢写,直到把这个故事写出来。”
作家曾剑
曾剑也毫不吝啬向大家袒露自己写作过程中的秘密。他提到,自己原本想把父亲作为小说的主角,但写着写着,小说里的聋二就呈现出来了。“写聋二是带着一种悲悯的、同情的心理来写的,同时也有一种爱戴的心理。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在病痛之中时刻惦记着杨向阳,如果没有他,杨向阳不可能成为一个军官,成为一个军旅作家。而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个人,我也因此得到过那样的目光和爱,那样的关切和保护,对于他我很感恩,于是希望用文字回馈他。”
小说家的功力在细节中展露无疑
曾剑是邱华栋很多年前就发现的一位军旅作家,对曾剑的文学成长之路比较熟悉,他评价曾剑的写作新颖而不刻意做作,是“贴着地面走。”关于《向阳生长》,邱华栋认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叫杨向阳,我们可以把他看作另外一个内心里生长着的曾剑的化身,而杨向阳又绝不仅仅是作家本人,也不仅仅是杨向阳自己,他是乡村众多成长少年的代表。
作家邱华栋
他说:“《向阳生长》讲述一个叫杨向阳的山村小男孩,成长为一个团职军官的心路历程,那片土地闭塞、贫穷,但在少年杨向阳眼里,那里从来不缺少阳光。曾剑在作品里,多次通过少年杨向阳的目光,看竹林湾北山洼的阳光,那其实是杨向阳内心的阳光,也是作家曾剑心里的阳光。”邱华栋认为,《向阳生长》是一部阳光之书,一部成长和忏悔之书,是一部在乡村树荫下渴望阳光努力生长,并且终于在阳光下茁壮成才的少年之书,也是一部向《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致敬的书。
作家付秀莹
付秀莹是曾剑鲁院的同学,也是当下非常有辨识度的小说家。付秀莹对曾剑的《向阳生长》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厚重的长篇小说,甚至可以视作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这部小说具有史诗的性质,作者写了很多家族史、民族史,包括将近一个世纪的时代风云变幻,这样一个史诗的品格、这样一种叙事的基调,以及他小说里语言的魅力,具有很大的阅读抓力,特别让我着迷。”
关于小说里的人物,付秀莹透露,作者本人的那种羞涩、忧郁,内在的深沉,多才多艺等都在他的文字中恣意流淌,“杨向阳这样一个人物,他内心的敏感、细腻、柔情,非常能够体现写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照。曾剑对人物内心挖掘得非常深,写出很多幽微的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一个小说家的功力也在这些细节中展露无疑。”
作家、出版人林苑中
同为曾剑同学的林苑中坦言,对于他们这代写作者来说,内心一直有两个命题,一个是怎么写,第二个是写什么。曾剑在《向阳生长》里找到了他的切入点。“它实际上是讲了一个男人成长的故事,但又不仅仅讲一个男人的成长,同时也写了隐秘的时代历史,写到了民族史,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然后带出这个时代,以小见大,特别见小说家的功底。”
“作为写作同道,当我读到这样的作品,尤其沉浸进去之后,发现小说写的是真的好,从语言呈现的角度来讲,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写作的活干得真好’,这是我对曾剑兄作品的认知。”林苑中说。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