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 胡媛媛 刘思贤 12月15日,“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主题研讨会在广州市团校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以及省内、市内相关单位的60名党团史、青年运动史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上,汕头团一大代表叶纫芳的身份获确认。
为做好团一大的历史研究,充分展示团一大及共青团成立相关历史,在团中央、团省委的指导下,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青运史研究委员会于2012年起在全国(包括上海、杭州、太原、安庆、潮州、汕头等地区)和海外(俄罗斯)持续开展团一大寻档工作,不断充实史实资料。
寻档专家组成员陈汉初公布叶纫芳身份鉴定意见。 通讯员供图
在长达8年的寻档过程中,有个别团一大代表的身份一直未得到最终确认,其中就有叶纫芳,其性别、照片和人物生平资料都空缺。今年9月,广州团市委再次组织寻档工作组赴江西永修对团一大参会代表叶纫芳进行身份考证,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终有重大突破——确定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叶纫芳为团一大代表。
研讨会现场,寻档专家组成员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汕头市社科联原主席陈汉初就“汕头团一大代表叶纫芳追寻记”寻档成果进行发布,揭晓代表叶纫芳身份。陈汉初提到,这次的寻访既找到了叶纫芳的后人,又查证了档案资料,通过核对笔记再次确认了身份,线索非常清晰,证据可以说是非常充分的。他表示,叶纫芳的研究发现不仅弥补了团一大研究的空白,更为我国党史、团史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佐证史料,进一步还原了团一大历史全貌,有力推动了团史研究进程。下一步,下一步将继续开展深入研究,不断充实叶纫芳参与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参加团一大的相关史料和成果
此次研讨会上,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青运史研究委员会聘请了胡献忠、俞敏等9位专家为团一大历史研究专家库成员,他们将持续为广州“团一大”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专家指导和专业支持。目前,团一大历史研究专家库成员已达29人。
在研讨会前,主办方还开展了“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主题征文活动。征文活动成果丰富,共征集稿件66篇,为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提供了很多新线索、新成果,更为可喜的是,一批青年学者、青年学生也踊跃投稿,积极参与青运史研究这个领域。经过专家评审,并评选出获奖论文12篇(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研讨会还为“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征文获奖代表颁发了奖状。
此外,广州团市委还非常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积极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据悉,团一大广场自2012年落成以来,共接待观众47.6万人次,成为纪念建团周年活动、18岁成人宣誓、入团宣誓、青年志愿者集中行动等活动的重要阵地。其中2020年内团一大广场接待参观人数达3.5万,开展讲解110批次。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效果显著。
研讨会上,团一大代表俞秀松和叶纫芳的后人将珍藏的历史文物捐赠给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这些珍贵文物包括斯大林赠送团一大代表俞秀松的铁床,团一大代表叶纫芳曾使用过的眼镜、钱包等。
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研究员胡献忠表示,“特别感谢慷慨捐赠文物的两位团一大代表后人,这既是对团一大历史研究工作的支持,也将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团一大历史研究工作。”
上海党史学会副秘书长、俞秀松研究中心副主任、俞秀松烈士后人俞敏高度评价团广州市委开展的团一大历史研究工作,同时建议团广州市委继续深入进行寻档工作,并请专家对现有取得的档案进行翻译和深入的研究,为团一大纪念馆陈列布展做扎实的准备。他说:“希望不久后能看到一个崭新面目,史料齐全,能激励青年的团一大纪念馆在广州落成。”
接下来,广州团市委、广州青年运动史研究委员会持续面向社会重点征集“团一大”前后各地青年运动的史料线索和珍贵史料。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踊跃提供线索,征集联系方式:020-81362950。
编辑:叶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