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脱贫攻坚……让外国人看到最真实的中国故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娱乐
原创2020-12-18 21:29

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于12月15日在广州开幕,12月17日闭幕。本次国际纪录片节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电影局和广东省广播电视局承办。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高建民出席开幕式并做主题演讲。

微信图片_20201217140129.jpg

高建民指出,纪录片作为“时代影像志”,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播价值,是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中国纪录片人有责任肩负起伟大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推出更多歌颂伟大的党、反映时代呼声、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作品平,为人民昭示美好未来,为国家凝聚精神力量,为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从始创以来,迄今已走过18个春秋。作为国际纪录片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见证者,已经发展成为国际纪录片同行碰撞思想、交流创意、探讨艺术、增进感情的重要平台,被誉为纪录片“中国高地”。

据悉,本次国际纪录片节共有来自126个国家与地区的3227部作品参评参展。其中境内作品583部,境外作品2644部,占作品总数的八成,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所涉及主题涵盖历史文化、社会人文、科技教育等多个方面。

相较以往,本次纪录片节,精神力量更加凸显,更具现实关怀。2020年,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决战脱贫攻坚,再到纪念抗美援朝,纪录片人用镜头记录下伟大的中国人以及他们的感人事迹。因此今年国际纪录片节特别策划了“记录显示时代 展现新征程”“纪实影像中的2020”等论坛,邀请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纪念抗美援朝三大年度题材优秀作品的主创人员,来到纪录片节现场,畅谈感悟心得,展望来年计划。

纪录片节组委会表示,纪录片具有引领社会价值观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职能,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的体现。纪录片制作者们需要关注时事、关注社会话题、描绘民生、紧跟时代,让中国故事全球化,从而使外国人看到最真实的中国故事。

展现国家重大议题,国内纪录片已达国际一流水准

今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特点,主要在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如抗疫、脱贫攻坚、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种重大选题在作品里面都得到了一一展现。2020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终评评审、纪录片导演、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梁碧波认为,在国家重大社会议题的展现上,国内纪录片的水准已经达到了国际媒体纪录片的一流水准。

南方都市报:怎么看待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地位?

梁碧波:中国的纪录片制作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准。我以前在上世纪90年代,参加过国际电影节,觉得他们比我们强得多。现在国内制作的纪录片,不管是从技术还是从艺术、内涵、导演的功力,各个方面来看都不比欧美国家差。在制作水准上,国内纪录片达到了国际纪录片的一流水准,跟BBC相比,我觉得我们一点都不逊色。

南都:今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有什么特点?

梁碧波:首先关注了我们的国家大事。在选题上说,比如说抗疫、脱贫攻坚、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种重大选题在我们的作品里面都得到了展现。从特点上说,对人情的探索、对重大事件的关注,制作水平也很高。还有一个特点,在疫情给我们带来这么大影响的情况下,能办到如此之水平,非常难能可贵。

南都: 在参评过程中最看重的是影片的哪些方面?

梁碧波:首先是主题的重要性,然后是艺术表现的水平,还有它对社会的关注度等若干指标。

南都:对于纪录片市场化的问题怎样看?

梁碧波:我们各类的节目有不同的功能,比如说新闻是传递信息的,娱乐(综艺)是娱乐大众的,电影是给大家圆梦的,纪录片的职能是引领社会价值观。所以在讨论纪录片的市场化时我觉得它没有市场化反而还好,市场化以后它引领社会价值观的职能就会受到冲击、受到削弱,我觉得就现在这样挺好的。

微信图片_20201217173132.jpg

半数作品首映在粤,广东影迷饮“头啖汤”

据悉,2020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共精选了20部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开展了大量线下展映活动,展映范围不局限在广州,更扩展至深圳、佛山,展映次数40余场。

其中,法国《电影手册》日前公布的2020年度十佳片单首位——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大师最新力作《波士顿市政厅》选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影展”举行中国首映。同时,特邀放映过一万部电影的从化赤草老电影博物馆馆长黄树辉,用1970年产的16mm胶片放映设备来放映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大师经典之作《廉价公屋》。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张鹂称,此次展映的20部作品中,有一半是在粤首映,这对于影迷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福利,“从开幕两天参展影片的票房来看,影迷对首映影片的参与度非常高,如怀斯曼作品,几乎是一开票很快就售罄了”。

南都:今年国内外的评审情况?

张鹂 :每年我们的终审评委是由中方专家和外方专家共同参评,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国外专家没有过来,我们采取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审方式。在复评的时候提前把作品邮寄给海外的专家各自看片。中国的专家是到广州,进行集中看片。然后中外专家共同讨论,确保整个项目的公平公正。

南都:今年奖项是怎样设定的?

张鹂 :今年奖项共设置了10个推优的项目,包括最佳长片、最佳短片、最佳系列片,还包括有中国故事单元。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选择优秀的中国故事向国际推广。同时还有一个优秀首作(处女作、第一个作品)项目,是为了选拔优秀的青年导演人才。

南都:展映作品有多少是首映?

张鹂:展映的20部作品中有半数是首映,这是很大的比重。随着纪录片节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作品会主动把首映权放在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这对于广东喜欢纪录片的影迷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福利,用广东话讲叫饮“头啖汤”。影迷可以看到来自世界首映、亚洲首映、中国首映的作品。

南都:对于在广州节首映的作品有哪些扶持?

张鹂:对这样的影片我们首先会定位纪录片节的开幕影片,这是对作品后备力量的加持,在后续的宣发过程中,会利用平台资源嫁接更好的、更适合的机构去做宣发对接。对如《棒!少年》《掬水月在手》等院线作品,我们都会全力宣推,在铁粉中继续发酵。

金红棉大奖揭晓,广州作品再中三元

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金红棉大奖揭晓,在3000多部作品参评的大奖中,广东广州作品再中三元。继2020“金鸡奖”广州首次三部作品入围、两部喜获大奖之后,“广州出品”再传捷报。

12月16日,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成果发布会在广州图书馆举行,正式揭晓“金红棉”优秀纪录片名单以及中国故事提案大会“十佳方案”“最具市场潜力纪录片方案”名单。

本届共有3227部作品角逐“金红棉”,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最终由评审团评出10个优胜名额以及组委会特别推荐的5部优秀纪录片。最终,《海上来客》《棒!少年》《真实生长》三部由广州出品或参与制作的纪录片入选“金红棉”优秀纪录片名单。《海上来客》获“优秀系列纪录片”;《棒!少年》获“评审团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真实生长》获“中国故事优秀系列纪录片”。


《海上来客》spacer.gif


微信图片_20201218170751.jpg


上映日期:9月28日

制作团队:李林导演团队

片长:50分钟*3集

剧情简介:《海上归客》讲述了三百年前,第一艘来中国做贸易的法国商船“安菲特利特号”的传奇故事。“安菲特利特号”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安排下两次航行广州,拉开了中法两国远洋贸易的序幕,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掀起了一股经久不衰的“中国热”。

口碑卖点:《海上来客》在2020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获“优秀系列纪录片”,它是广州市最早启动的4K超高清纪录片项目之一,通过三维动画、情景再现等方式,还原了故事主线索“安菲特利特号”商船,以及黄埔古港、十三行等羊城风貌,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广州的对外贸易历史。4K的制作工艺,能让观众可以在更近的距离、更大的屏幕上,看到更逼真、更流畅、更清晰的图像,可听到如置身影院中的音效,真正享受身临其境般的沉浸式视听体验。


《棒!少年》spacer.gif

微信图片_20201218170800.jpg


上映日期:12月11日

制作团队:导演许慧晶、总制片人齐康等

片长:108分钟

剧情简介:北京市郊,一群年均8岁的儿童在70多岁老教练的带领下练习棒球。他们大多来自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家庭条件都非常差。他们有幸遇到了曾是中国棒球队国手的孙岭峰,进入了爱心棒球基地,为的是吃得饱、穿得暖,长大以后能有前途,马虎和小双亦是如此。

口碑卖点:《棒!少年》在2020年第14届FIRST青年电影展获最佳纪录长片,被业界称之为今年的纪录片黑马,在2020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获“评审团特别推荐优秀纪录片”。体育纪录片弘扬体育精神的背后,谈的是贫困儿童的人生困境和际遇。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贫困儿童改变命运的渴望,让更多人深知扶贫的重要性。


《真实生长》spacer.gif

微信图片_20201218170756.jpg


上映时间:待定

导演:张琳、刘德东、郭佳等

片长:35分钟*5集

剧情简介:纪录片《真实生长》的拍摄历经三位主人公从高一到大四毕业的8年时间,总共拍摄近1000小时的故事素材里,有他们关于学习,关于社会,关于父母,关于师生关系,关于人生选择的真实记录。三位来自不同家庭性格迥异的主人公——非典型学霸、不走寻常路的文艺女生和默默努力一心向学但颇有主意的乖乖女,他们一步步通过独立思考与判断,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平衡理想与现实、找到并实现自我价值。

口碑卖点:2019年获得釜山国际影视节目展全球提案大会“最佳内容”奖,2020年获“中国故事优秀系列纪录片”。影片中所反映的教育问题,是整个社会讨论的焦点。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郝瀛 实习生冷亮宏 游禧漫

编辑:刘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