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谢粤蕾 拿起蜡刀,沾上液化的蜡油,在棉布上画出黄色的线条……12月22日,在盐田区第二届“非遗与创新”主题论坛暨非遗创新精品展系列活动上,苗族蜡染展区旁,两花蜡染工艺大师杨月秀正在展示蜡染画如何创造,“我们通常把自己崇拜的动物,比如蝴蝶、蜈蚣、牛等,当作蜡染画的素材,以中间的铜鼓为中点,追求对称的美感,两边的图案都是一样的。”蜡染画讲究特别的工具,蜡是蜂蜜蜡、老蜡、白蜡熔制而成,选取棉、麻、丝的布料才可以染上色。这样充满少数民族特性的艺术创造吸引了不少前来观展的市民驻足,还有市民忍不住拿起蜡刀进行体验。
据悉,本次活动是第16届创意十二月重点项目,活动通过主题论坛及现场观展的形式让非遗“活起来”。本次活动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中共深圳市委统战部等支持,广东省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承办。
非遗创新精品展览,让非遗文化走向创新
国内各民族手工艺匠、非遗传承者、民族文创设计师、非遗产品相关企业代表齐聚一堂齐聚本次活动,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掀开崭新的篇章。现场特设民族非遗创作表演,贵州省首届民族民间工艺大师杨秀月,中国年度非遗人物、羌族草编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强生动展现非遗技艺的精髓,让现场嘉宾近距离欣赏传统手工艺的精彩神韵与魅力。
此外,民族非遗创新精品展于12月18日-23日进行展览,展品聚焦天目瓷、晶彩、剪纸等非遗技艺“跨文化”创新实践成果,更让人惊艳的还有四川的羌族草编竹编、民间工艺丁氏木雕、满绣《深圳湾》、贵州苗族刺绣、非遗文化元素创新饰品等,展出不同非遗传承人、新派设计师近百件精品力作,向现场来宾生动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元性及非遗创新成果,带领大众体验中国非遗工艺美术品的巧妙构思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领略非遗工艺的惊人魅力。
盐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彭洁为活动致辞,她表示非遗文化发扬光大,需要将传承和创新结合起来,通过此次活动,希望鼓舞更多现代各领域的工作者,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国非遗传承和发展,互联共享非遗新生活。
民族非遗合作签约,嘉宾共议非遗创新
现场在政企代表、非遗传承人的见证下,广东省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与广东省陕西渭南商会、澳门中华民族文创学会与深圳市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举行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非遗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开端,进一步推进民族非遗与创新相互交融。
本次非遗创新精品展中,深圳市来成号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全,贵州省奇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梁香桃,中国年度非遗人物、羌族草编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强,国家级满绣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满绣博物馆馆长孙艳玲,中国新锐珠宝设计师、青年画家龙梓嘉分别获得“最佳民族文化奖”“最佳民族设计奖”“最佳非遗应用奖”“最佳民族魅力奖”“最佳文化创新奖”,让非遗创新臻品在民族文创舞台上绽放光彩。
为推动非遗创新思维的碰撞与交流,现场第二届“非遗传承与创新”主题论坛拉开序幕,邀请国家级满绣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满绣博物馆馆长孙艳玲,中国年度非遗人物、羌族草编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强,国家古建筑高级工艺美术师、岭南古建及木雕第四代传承人、深圳市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丁全,贵州省首届民族民间工艺大师代表人梁香桃,广东省陕西渭南商会执行会长谷武强围绕“关于推进非遗文化与创新设计相结合”主题积极探讨非遗文化在新时代进程中的现代化传承、创新发展趋势等问题,分享嘉宾各抒己见,为切实推动非遗传承与创新献言建策。
编辑: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