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谁没去过,川菜谁没吃过,但你吃对了吗?你真的会吃川菜吗?谢霆锋在《十二道锋味》中师从70岁的川菜大师彭子渝,于12月28日来到深圳,在深圳老字号川菜名店巴蜀风位于福田的总店一展厨艺。此次同行的还有另一位川菜大师谢春麟。
通讯员供图
谢霆锋学艺的川菜大师亲自挂帅,倾囊相授川菜技巧
川菜在全国的兴起,遍布各地的川菜师傅功不可没,麻、辣、鲜、热,似乎早就成为成都小吃与经典川菜的口味代名词。都说“川菜出名厨”,但是没有四、五十年的功底,恐怕难以称得上是川菜大师。
2015年,谢霆锋带着火遍全国的《十二道锋味》来到自贡录制川菜特辑,师从一位川菜大师,学习经典川菜水煮牛肉的做法,这名川菜大师,便是时年近70岁的彭子渝老先生。
通讯员供图
彭子渝,注册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川菜大师;国家级酒店、饭店定级评审员。长期的实践和钻研使之对川菜有全面的掌握,技术全面,对苏、鲁、粤菜也有较深的了解,尤其对川菜宴会设计有独到见解。出版有《川菜新作》、《成都小吃》、《筵席组合》等专著。
通讯员供图
这一次,彭子渝老先生应邀来到深圳,南行点经,由他亲自挂帅的公馆私宴,便设于深圳老字号川菜名店——巴蜀风,同行的还有另一位川菜大师谢春麟。谢春麟是注册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国家高级烹饪技师。自1976年从厨以来,先后成都金河大酒店、王府歌宴、莫斯科饭店、华洋花园城大酒店、唐宋食府等酒楼任厨师长、总厨。2019年,获四川省餐饮业“川菜经典传承”卓越贡献奖。
诞生自福田的川菜还原旧时老成都私宴,做更纯正的川菜
巴蜀风,从福田区燕南路57号开始,历经22年发展,已经成为陪伴深圳人成长的巴蜀美食生活。 巴蜀风团队大部分厨师都已追随品牌15年以上,稳定的川菜口味,有口皆碑。秉持着对巴山蜀水的热爱以及对川菜的热忱,巴蜀风每年都会组织产品研发团队深入四川,遍寻优质食材和民间川味美食,根据季节不惜成本的采取空运菜的方式,让深圳人尝到最地道的川菜。
巴蜀风多年来在推广地道川菜及川菜文化方面的投入和专注,赢得了彭子渝大师的肯定。此次南行,大师就通过与巴蜀风厨师团队深度交流,对其出品的风味和味型进行了指导,同时还将大师的公馆宴席菜,无私地分享给巴蜀风的厨师团队,并亲身展示与培训。
12月28日,彭子渝大师团队的南行团队,还在巴蜀风位于振兴路的总店举行了“大师公馆菜私宴品鉴会”,给深圳餐饮行业的丰富性又添色彩。
据了解,“大师公馆私宴”是上世纪30年代老成都非常流行的一种“公馆私家包席”的形式。而巴蜀风此次推出的“大师公馆私宴”则尽最大努力还原了旧时老成都私宴的礼仪、食俗以及经典菜品,私宴由彭子渝老先生挂帅,同时邀请了另一位川菜大师——谢春麟亲自操办。
“在川菜中,麻辣味实际只占30%”——近年来,社会上形成一种奇怪的看法,认为“川菜就是麻辣”,或者“川菜只有麻辣”,彭子渝老先生近年来,也一直通过自己的方式在纠正这种看法。因此,大师公馆川菜私宴的每一道菜,到来自老先生的精心设计,“我就想让大家看到川菜的另一面,川菜就是这么味别多样。”大师饶有兴致的向大家介绍了每一道川菜的特色及背后的故事——
通讯员供图
樟茶鸭片:彭子渝老先生早些年在川菜宴席的设计上喜用樟茶鸭,整鸭熏好后去骨,只选精华的部分片成片,再将盐水腌过的嫩仔姜与鸭片搭配,食客吃时需将鸭片与姜片一口同食,彭大师说,这才是樟茶鸭最爽口的吃法。
成都泡菜:四川泡菜,天下闻名。此款泡菜即是开胃菜,采用四川民间“洗澡泡菜”的手法短时间泡制而成,突出食材的新鲜嫩脆,酸爽可口,而且色泽艳丽,红绿黄搭配生动和谐,秀色可餐。
头汤:鸡豆花配牛肉焦饼。成都的文人菜,明明是高贵的菜肴,却偏偏取个平凡的名字,他们要的就是这种“吃鸡不见鸡、吃肉不见肉”的雅致。彭子渝按照旧时宴席的格式,还特别为这款芙蓉鸡豆花搭配了席点——牛肉焦饼
通讯员供图
热菜:宫保带子。彭子渝大师今日主推的宫保带子,正是源自于宫保鸡丁。彭大师认为,带子更加鲜美细嫩,且晶莹剔透,配上各式调料一口吃,更能体味宫保味的麻辣酸甜咸。
通讯员供图
炝锅鳜鱼:1958年,毛主席视察灌县(现都江蝘),灌县幸福食堂大厨张金良特别烹制了一款炝锅鱼,主席吃后非常喜欢。彭子渝大师今天特别选用了这款菜来诠释传统川菜的麻辣,他说,麻辣第一要素是香,而后才是综合麻辣韵味。
这是一台怀旧的高端私房包席,整台宴席的菜品强调传统的烹饪工艺和地道的川菜老味,突出公馆私宴的个性特色,在形式上,还原老成都传统的就餐礼仪及格式,如四朝摆、四手碟、四干果、四大柱、到堂点、头菜、二汤、座汤、中点、席点、行菜、随饭菜等,但在装盘上,则要求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宴席上,宾客尽欢,对于大师级的公馆私宴出品赞不绝口。对于巴蜀风而言,大师的南行点经,不仅让店内的川菜更上层楼,同时也对巴蜀风品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最纯正的川菜,给深圳带来更纯粹的川菜生活。”经过彭子渝老先生的指导,巴蜀风董事长对自己的团队寄予了更多的期待与憧憬。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编辑:喻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