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2020广东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本次发布会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和南方都市报社联合主办。会上,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尹涛做主旨演讲。
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尹涛做主旨演讲
他指出,营商环境直接影响到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是国家也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出新出彩,是广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他介绍,近年来,广州通过完善法治和制度体系建设,连续出台从1.0到3.0的改革政策,营商环境大幅度地持续改善,对广州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强现实意义。广州通过立法,把营商环境的一些优化政策确定下来,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要求超出现在流行的世界银行的评估标准以及国家发改委所设的指标。
尹涛表示,下一步广州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必须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实现简政从“减事”向“减负减支”延伸、放权由“下放”向“放开放活”转变;要全面推进放管有机结合,实现由“严进宽管”转向“宽进严管、公平公正、包容审慎”的新型监管;要进一步拓展优化服务范围,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公用事业服务水平和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在营商环境改革过程中还要给企业带来利润,这也是下一步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的一个方向。”尹涛说。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尹涛建议,下一步广州优化营商环境要从“四化”入手:
第一,在理念上更加“法治化”。加快落实近日出台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环境条例》,推动形成平等有序、充满活力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第二,在制度建设上更加“系统化”。国家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政府立法对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下一步,广州应认真研究落实“条例”有关规定,解决好营商环境改革中的“中阻梗”和“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有效形成部门间合力,发挥各项改革措施的联动效应,系统化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
第三,在政务服务上更加标准化。一方面,广州要对照标杆经济区域,按照清单式管理模式,摸索包括权力清单、负面清单和监管清单在内的不同类型清单管理,实现行政管理的标准化。另一方面,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要发挥好中心城市在营商环境中的核心引擎作用,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商事登记规则对接,为大湾区内的商事主体提供标准化服务。
第四,在技术支撑上更加“数字化”。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构建适应创新发展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数字化”支撑,必须紧密依靠技术创新,想方设法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广州应继续以优化审批服务体制机制为核心,以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为依托,不断提升审批服务便民化水平。
尹涛介绍,广州市社科院是一个新型城市智库,2017年起就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对营商环境的相关问题开展研究,且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广州市社科院一直强调开放、合作、交流、共享的理念,与包括南方都市报在内的智库,以及相关企业、协会等交流合作,在融合优势、共享资源、互进互促中共同促成营商环境课题研究。
采写:南都记者蒋臻 李鑫 李宛真 钟丽婷 关婉灵 杨丽云 实习生罗紫阳 钟梓悦
摄影:马强
视频:李孟麟 姜婉茹 郑俊彬 实习生黄杰俊、崔灿、刘丹芮
编辑:实习生罗紫阳
编辑:赵安然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粤创新、越出彩——2020广东营商环境深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