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组合拳怎么打?中央有部署,部委在行动,修法也安排了

南方都市报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0-12-31 11:26

近来,关于“反垄断”的相关内容备受关注。从执法到立法,再到被列入明年要抓好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都足以表明监管层面对推动反垄断工作的重视。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成为了今年以来反垄断工作推进的重点领域。

 

反垄断成明年工作重点

“反垄断”成为2021年经济工作的关键词之一。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明确“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会议指出,2021年将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近段时间,反垄断强监管信号密集释放。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多部门紧锣密鼓开会部署,相关配套文件连续出炉。

地方上,浙江、四川、安徽等多地召开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并频频强调“反垄断”。专家指出,展望2021年,互联网、金融、民生等重点领域反垄断监管利剑高悬,与此同时,反垄断法已列入2021年预安排的重点立法之一,伴随反垄断法律制度体系落地,反垄断也将掀起新一轮高潮。

 

美团遭遇反垄断诉讼

而这两日,美团因为取消了支付宝支付渠道遭遇的反垄断诉讼,受到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立案审理。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民事案件受理通知书(2020)京73民初888号显示,王某诉被告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决定立案审理。落款时间为2020年10月29日。

王某的委托人北京实景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鹏飞介绍,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其旗下的美团App、美团点评App等,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取消支付宝渠道,使得消费者无法在上述App中通过支付宝进行支付。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部分用户在使用美团支付时发现,美团月付和银行卡支付占据优先位置,微信支付、ApplePay也在支付选择列表上,只是不再显示支付宝支付。而南都全媒体研究员打开美团App发现,目前使用安卓手机进行美团外卖下单时,同样无法用支付宝进行支付。spacer.gif

微信图片_20201230110807_meitu_1.jpg

图:安卓手机上的美团外卖只能使用美团支付和微信支付

根据Trustdata统计数据显示,2018-2019年,中国主流外卖品牌为美团和饿了么,美团市场份额大于饿了么与饿了么星选的总和。2019年第三季度,美团外卖交易额占比稳中有升,达到65.8%。

 

多家公司和多个部门因垄断被罚

事实上,监管部门对于各行各业以及各政府部门的反垄断监督工作一直在推进,而伴随着违法企业的则是高价的罚款。

就在今年12月14日,市场监督管理局连发了三条公告,对阿里巴巴、阅文集团和丰巢网络进行行政处罚。

图片1.png

图: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阿里、阅文和丰巢的处罚决定书

阿里巴巴投资收购银泰商业73.79%股权的行为已于2017年6月全部完成交割,在此之前未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申报,违反《反垄断法》第二十一条,构成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的经营者集中而被罚款50万元;而阅文和丰巢同样因收购涉嫌违反《反垄断法》而被罚50万元。

而从近日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9年反垄断执法十大典型案例来看,其中不乏长安福特、丰田等知名企业,其中,长安福特的罚款高达1.628亿元。而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气象局、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也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滥用行政权力等原因被列入榜单。

从最新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19)》来看,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共立案调查垄断案件103件,结案46件,罚没金额3.2亿元;收到经营者集中申报503件,立案462件,审结465件。

屏幕截图 2020-12-30 152152_meitu_1.jpg

图:2019年垄断案件立案数据(左)和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数据(右)

其中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围绕价格垄断协议、群众关切的民生领域和建材行业垄断协议案件执法,在2019年全年立案28件,结案12件,处罚11件,作出终止调查决定1件,罚没款2.77亿元。

 

对互联网影响深远

虽然反垄断法本身适用于市场所有的行业,但是从2019年到2020年,最明显的变化是监管部门在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反垄断监管的加码。与此同时,反垄断法律制度体系同时也加速了落地脚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对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法律意见稿出台。

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规定了平台二选一、大数据杀熟、价格补贴、搜索降权等或被认定垄断。随后互联网几个巨头,包括阿里、京东、美团股价此后股价整体下行。

而12月份,金融管理部门约谈蚂蚁集团、阿里巴巴涉嫌垄断被市场监管总局立案调查的消息成为了互联网反垄断的重磅新闻。在监管提出的审慎监管要求下,蚂蚁集团需严格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其数字金融科技平台业务无疑将因此受到重挫。

此前我国为了鼓励新经济的发展,实施了包容审慎监管的态度,没有生硬照搬对传统产业的监管办法。但随着互联网巨头的发展壮大,负面影响开始逐步显现。

一方面对部分低收入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产生了挤出效应;另一方面使部分新兴领域的竞争转变成了资本的竞争,创业企业的生存更多仰赖融资能力,而非技术和管理。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预计《反垄断法》将于2021年完成修订并正式实施,奠定完善法律基础,并强化数据、金融和税收管理。未来监管机构或通过处罚典型案例的方式,推动相关企业自发合规改造,强制拆分的可能性较低。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可能因此而受限。

 

作者:南都全媒体记者 麦妙钿

编辑:麦妙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