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罗忠明 通讯员邱岳华 今年以来,江门市新会区自然资源局推动“多审合一”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加强野生动物管控,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开展生态修复和绿色矿山建设,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不动产登记再次提速,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把群众小事当做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因时施策,多措并举,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一月全力战疫
1月25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疫情来势汹汹。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责部门,新会区自然资源局紧锣密鼓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加强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合作,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对野生动物买卖、经营、运输、屠宰各个环节进行检查,重点对农贸市场、餐饮等场所开展检查工作,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非法售卖野生动物行为和其他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对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养殖场实施封控隔离,严禁对外扩散,禁止转运贩卖。
在疫情防控期间,禁止所有市场出售野生动物,疫情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含森林派出所)1583人次,出动车辆492台次,摸排、检查农贸市场731个,检查餐饮食肆936间,检查其他经营场所560个,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月口罩增产
二月疫情形势严重,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但是市场上口罩稀缺,供不应求。为稳定防控物资的市场供应,新会区某企业计划进行厂房扩建以提高口罩产量。在得知其扩建意向后,新会区自然资源局积极主动同企业对接,迅速组织业务骨干深入生产企业现场对厂房扩建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规划服务,为企业快速生产疏通堵点和难点。
结合企业报建反映的“堵塞点”,通过优化审批程序、强化过程监控等措施,为企业报建开辟绿色通道,进一步节约企业报建成本、缩短报建准备时间,为口罩厂增产能争取了宝贵时间。
三月扶企暖企
3月26日,新会区自然资源局“六稳六保”工作小组先后实地走访了双水发电厂和华南造船厂,以解决企业用地难题为切入点,针对企业因建筑物跨宗地红线建设、建筑物部分超出红线占用国有土地而不能办理不动产登记,提出确切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开通“绿色通道”为其加快办理不动产登记,为企业提供“真金白银”的帮扶措施。
电厂规划扩建热电联产项目计划于明年6月试行,9月并网商业运行,预计投产后产值约达20亿元,建成后也会进一步降低能源使用成本,进而带来招商引资优势。
四月生态文明
4月1日上午,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新会区自然资源局组织落实各小组分别到四大万亩园区和大鳌镇“拆旧”生态修复示范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种植了1000多棵绿化苗木,以实际行动建设绿色美丽葵乡。
新会区自然资源局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落实三江镇沙仔岛临时封护管控,持续推动大鳌镇环岛湿地生态修复,推动银洲湖海岸线生态修复,积极开展绿化造林,将3574亩生态公益林中的桉树林改造成阔叶树种混交林,使新会区生态质量不断提高。
五月地灾防治
5月进入“龙舟水”季节,新会区自然资源局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措施防御地质灾害。局领导班子分片带队到各镇(街)和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现场检查和指导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共出动检查组15个,全系统共出动检查人员600多人次,涉及11个镇(街),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全覆盖,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月全省首创
疫情之下,经济下行压力大,为了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新会区自然资源局针对土地证不同步导致企业融资难的实际状况,在广东省率先推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交地即交证”政策,土地交易后不动产登记从原来20多天压缩到3小时,实现“双同步、零时差”,切实做到为企业减负,让土地权利人少跑腿、快拿证。
目前已惠及70多家企业,有力推动了新会区的复工复产进度。
七月邻里中心
新会区自然资源局制定城市规划时,紧扣民生所需,深入街区,倾听民声,把城市规划与市民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创立了城市规划建设的“民生标准”。
7月,新会区幸福邻里中心面向群众开放,带动了整个枢纽新城品质升级,为市民带来了更加幸福的生活体验。
八月自然教育
8月8日,在崖门镇坑口村举办“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生态文明”多彩生态自然教育夏令营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坑口村被授予“自然教育基地”称号和“自然学堂”牌匾,学生们开启4天3晚的夏令营活动。此次活动倡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历史观,倡导“自然是我师,我是自然友”的环境友好理念,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九月登记确权
新会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严格按照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制度体系,提高工作标准,依法依规开展“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权登记,切实做到“尽发应发、能发尽发”。9月25日,新会区首批“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权证书颁发。
十月抵押网办
新会区自然资源局上线“不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系统,推出不动产抵押登记“两不见面”惠民举措,将不动产登记窗口延伸至银行网点,通过“银行受理—不动产审核—发放电子证照”全程网上办,实现即抵、即登、即放款,优化登记“跑零次”办事效能。
目前,已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江门农村商业银行等13间银行对接业务,开设网点达54个。
十一月跨城通办
11月26日,在珠海横琴举行了珠海、江门、香港、澳门四地政务服务以及不动产登记“跨城(境)办理”协议签署及业务启动仪式。珠海、江门两地不动产登记部门、政务服务管理部门与广东省、港澳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通过异地申请、属地联网审核、核验结果互认及EMS寄送服务等,实现跨城(境)不动产登记业务“就近办理,只跑一次”。
十二月解难纾困
“问题楼盘”百福广场烂尾停工近25年,以致多年不能登记办证,严重损害了群众的权益。12月,新会区自然资源局向难而行,多次派员到现场考察,主动协调测绘公司、开发商、购房人等主体单位,汇集各方力量,破解该项目存在的用地主体、规划验收以及历史已销售部分如何处理等各个历史问题,至此,历史悬而未决的办证难题得到解决,该楼盘共378户的不动产登记问题也得到全面解决。
据统计,今年以来,新会区自然资源局已解决8个问题楼盘,涉及约2697户家庭。
编辑:罗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