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叶孜文 通讯员 陈远枝 随着婚恋门槛的提高,如今“门当户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1月11日,某婚恋平台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仅有三成左右的单身人士认为门当户对可以带给自己更多安全感。
《报告》从“选择爱与被爱”、“保持安全感”两个情感维度,结合单身男女对婚恋情感的抉择差异,阐释男女双方在婚恋关系里的价值观念随着年龄、地域、学历等维度的变化呈现出的不同反应,为广大单身人群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展示和参考。
《报告》显示,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比较注重婚恋中的安全感。其中,86%的男性和97%的女性都认为婚恋中安全感重要。
《报告》显示,90后女性对恋爱对象的收入最为看重。 通讯员供图
安全感的表现形式不仅是情感上的行为,更与物质基础紧密关联。《报告》显示,对于恋爱起步价(对方月收入)这个问题,女性期望均值为11941元/月,男性期望均值则为4488元/月,二者相去甚远!其中,90后女性和70后男性对恋爱对象的收入最为看重,其爱情起步价要求分别为13145元/月和4990元/月。虽然随着年龄的变化,女性呈现下降趋势,男性呈现上升趋势,然而浮动区间却未发生明显变化。
《报告》显示,仅有三成左右的单身人士认为门当户对可以带给自己更多安全感,超一半以上的人感觉无法确定。然而,随着学历的增长,人们对门当户对则更加看重,认可门当户对能带来安全感的占比也不断升高。特别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单身人群中,七成的单身女性和过半数的单身男性均持赞同的态度。
仅有三成左右的单身人士认为门当户对可以带给自己更多安全感。 通讯员供图
如果“门当户对”都无法保证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婚姻关系的结合又是否会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2%的男性与23%的女性认可“结婚=安全感”。但有42%的单身人士认为婚前财产公证对提高安全感有帮助,持相反观点的单身则占比不到四分之一。
仅有32%的男性与23%的女性认可“结婚=安全感”。 通讯员供图
那么,又是那些因素造成了恋人的不安全感呢?其中,“恋人对感情的态度不明确”、“恋人的态度忽冷忽热”被超过六成的单身男女认同,成为对安全感产生焦虑的前两位因素。而在个别的焦虑因素上,女性将“恋人缺乏担当/上进心”和“恋情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视为影响安全感的重要因素;男性则焦虑于“恋人的消极情绪回应”和“恋人对其他异性的关注”。
编辑:叶孜文